[发明专利]降冰片烯共聚物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5864.2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0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会田昭二郎;黍野信幸;甲斐和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F232/08 | 分类号: | C08F23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张蓉珺;林柏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片 共聚物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降冰片烯共聚物,其包含式(1)和式(2)所示的单体单元
并具有300,000至2,000,000的数均分子量(Mn)。
(在这些式中,R1代表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且R2、R3和R4独立地代表氢原子或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降冰片烯共聚物,其仅包含式(1)和式(2)所示的单体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降冰片烯共聚物,其具有1.0至2.5的分子量分布(Mw/Mn)。
4.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降冰片烯共聚物,其中式(1)中的R1是甲基。
5.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降冰片烯共聚物,其中式(1)中的R2和式(2)中的R3和R4是氢原子。
6.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降冰片烯共聚物,其包含10至70摩尔%的量的式(1)所示的单体单元。
7.制造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降冰片烯共聚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包含下列主催化剂(A)、助催化剂(B)和膦配体(C)的催化剂:
-主催化剂(A):
式(3)所示的配合物
MLnK1xK2yK3z(3)
(在该式中,M代表选自属于周期表第8、9或10族的元素的一种过渡金属;L代表包含环戊二烯基或其衍生物的环戊二烯基配体;K1、K2和K3代表阴离子配体或中性配体,它们彼此不同;n是1至3的整数;x、y和z是0或总和达1至7的整数。)
-助催化剂(B):
至少一种选自有机铝化合物(a)、能通过与主催化剂(A)反应产生阳离子型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离子化合物(b)和促进构成主催化剂(A)的配合物中的配体释放的化合物(c)的化合物,
-膦配体(C)。
8.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制造降冰片烯共聚物的方法,其中在代表主催化剂(A)的式(3)中,M是镍或钯;L是环戊二烯基;且K1、K2和K3独立地代表甲基或烯丙基。
9.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制造降冰片烯共聚物的方法,其中主催化剂(A)是环戊二烯基(∏-烯丙基)钯。
10.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制造降冰片烯共聚物的方法,其中助催化剂(B)是三(五氟苯基)硼、三苯甲基四(五氟苯基)硼酸盐或N,N-二甲基苯胺四(五氟苯基)硼酸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株式会社;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未经昭和电工株式会社;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58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