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7412.8 | 申请日: | 2010-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7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广田悦朗;深谷重一;松本学;岛本伦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C27/12 | 分类号: | C03C27/12;C08F8/28;C08F16/38;C08L29/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层玻璃 中间 | ||
1.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是依次层叠了含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增塑剂的隔音层1、中间层及隔音层2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所述隔音层1中的增塑剂相对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00重量份的含量与所述隔音层2中的增塑剂相对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00重量份的含量之差为5~60重量份,所述隔音层1及所述隔音层2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乙酰基量比所述中间层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乙酰基量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特征在于,
隔音层1中的增塑剂相对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00重量份的含量与隔音层2中的增塑剂相对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00重量份的含量之差为30~60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特征在于,
隔音层1及隔音层2中的增塑剂相对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00重量份的含量为20~90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特征在于,
隔音层1中的增塑剂相对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00重量份的含量与隔音层2中的增塑剂相对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00重量份的含量中的至少一方,比中间层中的增塑剂相对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00重量份的含量多。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特征在于,
隔音层1及隔音层2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乙酰基量比中间层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乙酰基量多5mol%以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特征在于,
隔音层1及隔音层2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乙酰基量为21mol%以下。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特征在于,
中间层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乙酰基量为6mol%以下。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特征在于,
在隔音层1的与中间层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具有表面保护层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特征在于,
表面保护层1含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表面保护层1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乙酰基量比隔音层1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乙酰基量少。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特征在于,
在隔音层2的与中间层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具有表面保护层2。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特征在于,
表面保护层2含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表面保护层2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乙酰基量比隔音层2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乙酰基量少。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特征在于,
在隔音层1的与中间层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具有表面保护层1,且在隔音层2的与中间层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具有表面保护层2。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特征在于,
表面保护层1含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表面保护层1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乙酰基量比隔音层1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乙酰基量少,且表面保护层2含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表面保护层2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乙酰基量比隔音层2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乙酰基量少。
14.一种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
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夹在2片透明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741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