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冷却水通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9247.X | 申请日: | 2010-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3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富士夫;小山裕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恒温器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P11/04 | 分类号: | F01P11/04;F01P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崔幼平;杨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冷却水 通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在通过使冷却水在形成于内燃机内的流体通路与散热器之间循环、进行内燃机(以下也称作发动机)的冷却的冷却装置中使用的冷却水通路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这种发动机冷却装置中,通过使冷却水在形成于内燃机内的流体通路与散热器之间循环、不仅进行发动机的冷却、还将冷却水也向具备制暖用的加热器芯的加热器循环流路供给,最近也提出了将来自发动机的冷却水也用于ATF加温器及EGR冷却器中的方案。
因而,为了如上述那样对各部循环或供给冷却水,需要在各自上使用分支管连接配管,由此配管变得复杂,导致发动机的维护性恶化的问题。
所以,为了使上述各管的连接简单化,在以下所示的现有技术文献中公开了直接连结在发动机的冷却水排放口上、在内部中收容热敏阀、使各管的连接口集中的冷却水通路装置。
专利文献1 :特公平4-16610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技术文献所公开的冷却水通路装置中,具备直接连结在V型发动机的一对缸体上而取入冷却水并使其集合的集合管及旁通通路、通向散热器的冷却水的送出口、来自散热器的冷却水的取入口、以及通向水泵的配管连接口等,为相当复杂的结构。
在这样的冷却水通路装置中,由于使用金属材料成形出整体,所以存在成形加工不容易,在成型加工中导致成本上升、而且导致重量的增加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以合成树脂为材料成形出冷却水通路装置的整体这一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冷却水通路装置,能够发挥树脂成形的容易性而实现轻量化及成本降低、并且在需要的部分能够实现充分的加工精度、并且能够使作用的应力由装置整体吸收、分散、对于因发动机的热膨胀造成的应力以及因发动机与冷却水通路装置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造成的连结部的偏差也能够有效地应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有关本发明的内燃机的冷却水通路装置是在形成于V型内燃机内的流体通路与散热器之间形成有冷却水的循环流路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中使用、设在上述内燃机的冷却水出口部与上述散热器的冷却水入口部之间的冷却水通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冷却水通路装置通过将分别单独成形的多个树脂成形体接合而形成,并且至少形成有分别取入来自上述V型内燃机的左右的发动机头的冷却水的一对冷却水取入管、以及对上述散热器输送冷却水的通向散热器的连通管;上述一对冷却水取入管一体成形在上述多个树脂成形体中的一个树脂成形体上。
在此情况下,在优选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上述树脂成形体由第1主体和第2主体的两个树脂成形体构成,上述第1主体与第2主体的接合面形成为平行于沿着上述内燃机的曲柄轴的轴向的面。
此外,在优选的另一技术方案中,上述树脂成形体由第1主体和第2主体的两个树脂成形体构成,上述第1主体与第2主体的接合面形成为平行于与上述内燃机的曲柄轴的轴向正交的面。
例如,发动机也能够以不是垂直而倾斜的状态设置,此外,只要是在上述一对冷却水取入管之间没有设置接合面的构造就可以。
在上述任一种结构中均是在上述冷却水通路装置内形成有使一对冷却水取入管连通而使冷却水集合的集合路,经由该集合路形成通向上述散热器的连通管。
另一方面,在优选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由与连结上述第1主体与第2主体的接合部的平面正交、通过上述一对冷却水取入管的中心轴线的各个垂直面包围的范围中的上述第1主体与第2主体的接合部从冷却水通路装置上部观察形成为直线状。
此外,优选的是,上述一对冷却水取入管呈与分别连结各管的中心轴线的平面正交的方向上的内径较大、连结上述中心轴线的面方向上的内径较小地成形的椭圆形状。
进而,优选的是,分别包围上述一对冷却水取入管的开口而形成帽檐状的连结部,在各个连结部上,沿着从曲柄轴朝向左右的发动机头的横倾角形成有螺栓插通用的长孔。
有关该发明的内燃机的冷却水通路装置由于是通过将分别单独成形的多个树脂成形体接合而形成,分别取入来自V型内燃机的左右的发动机头的冷却水的一对冷却水取入管一体成形在上述多个树脂成形体中的一个树脂成形体上的结构,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通过V型内燃机的热膨胀产生的应力集中在树脂成形体的接合部上。
并且,冷却水通路装置通过将分别单独成形的多个树脂成形体接合而形成,所以在树脂成形时,能够采用没有勉强的脱模等的成形形态。此外,能够发挥树脂成形的特性而实现进一步的成本降低和轻量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恒温器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本恒温器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92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头双盖茶杯
- 下一篇:一种焦炉煤气脱硫脱氰废水中回收硫氰酸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