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常检测和车辆追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0734.8 | 申请日: | 201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1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今野健志;平方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5/10 | 分类号: | B60R25/10;B62J27/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常 检测 车辆 追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常检测和车辆追踪装置,特别涉及在驾驶员离开车辆期间检测到施加于车体的振动等时发出警报的异常检测和车辆追踪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异常检测装置,检测停车期间施加于车体的振动等,从而发出警报或者使发动机不能起动。由于这种异常检测装置以车载电池的电力进行驱动,因此当出现电池用尽时其警报功能将不能动作。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结构,在当来自便携发送机的发送电波中的代码信号被正确比对时,解除警戒状态的异常检测装置中,并不流过用于始终能够接收代码信号的待机电流,而是在规定的开关被操作之后的一定时间的期间流过信号接收以及对比中所需的电流,从而降低停车期间的电池消耗。
以往已知一种异常检测装置,基于安装于规定物品的振动传感器的输出值来判定为该物品发生异常从而发出警报等。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结构,在个人计算机等可移动的物品上安装的异常检测装置中,基于来自振动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的输出间隔推定物品的移动距离,在该移动距离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异常状态。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10-16926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第3163242号公报
可是,在具备独立于车载电池的内部电源且在停车时车载电池被取下的情况下也能够继续进行驱动的异常检测装置中,可能会将车载电池被取下时的急剧电压下降判定为车辆的异常,从而能使警告部件进行工作。但是,在具备这种异常检测装置的车辆是具有脚踏启动器的车辆、或者是能够推车启动的手动操作式车辆的情况下,即便在车载电池出现电池用尽的状态下也能够起动发动机。于是,在电池用尽的状态下起动发动机,然后行驶结束关断点火器开关时,发动机停止的同时由发电机进行的供电也停止,从而电池电压的计测值急剧下降。由此,尽管是用户关断点火器开关,但上述异常检测装置有可能判定为是车载电池被取下的异常状态,并使警告部件动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异常检测和车辆追踪装置,在车载电池被取下时能够检测·警报异常,同时能够防止对车载电池出现电池用尽时的行驶之后的电池异常的误检测。
此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异常检测装置,是从检测到振动的时刻起以物品的移动距离来判别异常,是以在店中一定能得到的商品为前提的系统,其不适合于车辆。对于车辆而言,优选能够在移动之前检测异常并且误检测较少的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异常检测和车辆追踪装置,能够提高基于施加在车体上的振动来进行异常状态判定的可靠性,同时误动作、无检测较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特征在于,该异常检测和车辆追踪装置基于由电压传感器检测到的车载电池的电池电压来检测车辆的异常状态,并且具有车辆追踪功能,所述异常检测和车辆追踪装置具备:内部电源,用于使所述异常检测和车辆追踪装置工作;电池电压检测部件,检测所述电池电压;和动作模式切换部件,当判定为所述车辆为异常状态时,将所述异常检测和车辆追踪装置的动作模式切换为至少使警告部件动作的警报被盗模式,所述动作模式切换部件根据切换车辆的主电源的导通关断的点火器开关被关断时的所述电池电压的下降程度,将所述动作模式切换至警报被盗模式。
此外,本发明的第2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模式切换部件在切换车辆的主电源的导通关断的点火器开关被关断之后规定时间以内所述电池电压变为规定电压以下的情况下,不会判定所述车辆为异常状态,另一方面,在经过所述规定时间之后所述电池电压变为规定电压以下、且所述电池电压的减少率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所述车辆以异常状态,从而将所述动作模式切换至警报被盗模式。
此外,本发明的第3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模式切换部件在经过所述规定时间之后所述电池电压变为规定电压以下、且所述电池电压的减少率低于规定值的情况下,判定所述车辆不是异常状态,不实行所述动作模式的切换。
此外,本发明的第4特征在于,所述异常检测和车辆追踪装置具备内部电源,该内部电源在所述车载电池的电池电压为规定电压以下时继续驱动所述异常检测和车辆追踪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07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钛酸铝的陶瓷形成批料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用于施加物质的压力储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