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颖的核重编程序物质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1401.7 | 申请日: | 201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8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山中伸弥;五岛直树;前川桃子;河村义史;望月宏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日本生物信息协会 |
主分类号: | C12N15/00 | 分类号: | C12N15/00;C12N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波;郭文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颖 核重编 程序 物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颖的核重编程序物质及其用途,更具体地,涉及可以替代Klf4的新颖的核重编程序物质,和使用所述物质建立诱导的多能干(在下文中称作iPS)细胞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小鼠和人iPS细胞已经相继建立。Yamanaka等人通过分析EST数据库,鉴别出了在多能细胞(诸如胚胎干细胞和生殖细胞)中特异性地表达基因,并使用敲除的小鼠技术等,进行了功能分析。考虑到其它研究组的一些报告,他们选择了24个基因作为在体细胞中诱导多能性(重编程序细胞核)的候选物[WO 2007/069666A1;Takahashi,K.和Yamanaka,S.,Cell,126:663-676(2006)]。他们如下诱导iPS细胞:通过将这24个基因导入来自报告小鼠的成纤维细胞(MEF)中,其中新霉素抗性基因被敲入(knock-in)Fbx15基因座中,并借助于逆转录病毒,使细胞表达这些基因。通过转移24个基因中的23个,他们进一步缩小了对于细胞核重编程序而言最重要的基因的范围,并最终鉴别出了4个基因Oct3/4、Sox2、Klf4和c-Myc作为在体细胞中的细胞核重编程序的必需因子[WO 2007/069666A1;Takahashi,K.和Yamanaka,S.,Cell,126:663-676(2006)]。
另外,Yamanaka等人成功地建立了iPS细胞(Nanog iPS细胞),所述细胞表现出与在胚胎干(ES)细胞中的那些几乎相同的基因表达和后天修饰特性,并通过生产转基因小鼠,成功地制备出嵌合小鼠,其中绿荧光蛋白(GFP)和嘌呤霉素-抗性基因整合进Nanog的基因座中,它们的表达与Fbx15表达相比更集中在多能细胞中,使源自该小鼠的MEF表达上述的4个基因,并成功地选择出嘌呤霉素-抗性的和GFP-阳性细胞[Okita,K.等人,Nature,448:313-317(2007)]。此后,据披露,使用除了c-Myc基因之外的3个因子,也可以制备iPS细胞,这也构成嵌合小鼠的种系[Nakagawa,M.等人,Nat.Biotethnol.,26:101-106(2008)]。
此外,Yamanaka等人通过将与在小鼠中使用的那些相同的4个基因或3个基因导入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成功地建立了iPS细胞[WO2007/069666A1;Takahashi,K.等人,Cell,131:861-872(2007)]。因此,已经证实,通过将确定的因子导入体细胞中,可以在人和小鼠中制备在多能性方面与胚胎干细胞相当的iPS细胞。
在4个基因Oct3/4、Sox2、Klf4和c-Myc中,据报道,Oct3/4和Sox2是维持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能性所必需的,且还已经报道,c-Myc参与维持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能性。同时,Klf4属于Krüppel-样因子(Klf)家族,即控制不同的生物学过程的转录因子,包括增殖、分化、发育和细胞凋亡[McConnell,B.B.等人,Bioassays,29:549-557(2007)],但是它的功能的细节仍然不明。不同于胚胎干细胞,从植入后胚胎的上胚层建立的上胚层干细胞(EpiSC)不能形成嵌合的胚胎,甚至当注射进宿主胚泡中时。但是,在EpiSC中,以与在胚胎干细胞中的那些类似的水平表达Oct3/4和Sox2,而在显著更低的水平表达Klf4基因。最近,据报道,通过将单独的Klf4基因转入EpiSC中,可以获得与胚胎干细胞的性质类似的性质[Guo,G.等人,Development,136:1063-1069(2009)]。
由于胚胎干细胞不表现出形态学变化,甚至在通过RNAi抑制(knock down)Klf4时[Nakatake,Y.等人,Mol.Cell.Biol.,26:7772-7782(2006)],但是,Klf4可能不是维持胚胎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所必需的。Yamanaka等人假设,用属于相同的各个家族的其它基因可以替代这4个基因,并证实,甚至当用Klf1、Klf2或Klf5替换Klf4时,可以建立iPS细胞[WO 2007/069666A1;Nakagawa,M.等人,Nat.Biotethnol.,26:101-106(2008)]。Thomson等人的研究组报道,使用Nanog和Lin28替代Klf4和c-Myc,可以制备人iPS细胞[WO 2008/118820A2;Yu,J.等人,Science,318:1917-1920(2007)];可以认为,Klf4的功能与Nanog相比具有许多共同的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日本生物信息协会,未经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日本生物信息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14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