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型模具用模唇驱动部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5484.7 | 申请日: | 201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5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中野胜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重机械摩登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7/16 | 分类号: | B29C47/16;B29L7/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夏斌;陈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用模唇 驱动 | ||
1.一种T型模具用模唇驱动部,通过使致动器作用于构成T型模具主 体的第1模唇与第2模唇的至少一方的可挠性模唇部,来调整该第1模唇 与该第2模唇的间隙,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器具备:
能够作用于所述可挠性模唇部的摇杆;
用于通过膨胀作用于所述摇杆而缩小所述间隙的第1伸缩囊;以及
用于通过膨胀作用于所述摇杆而扩大所述间隙的第2伸缩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型模具用模唇驱动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摇杆通过其转动而作用于所述可挠性模唇部,
所述第1伸缩囊膨胀为使所述摇杆朝向按压所述可挠性模唇部的方向 转动而缩小所述间隙,
所述第2伸缩囊膨胀为使所述摇杆朝向与所述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而 扩大所述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型模具用模唇驱动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伸缩囊设置于所述摇杆的一方的面,
所述第2伸缩囊设置于所述摇杆的所述一方的面的背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型模具用模唇驱动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伸缩囊及所述第2伸缩囊沿所述摇杆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多 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T型模具用模唇驱动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伸缩囊组的重心位置与所述第2伸缩囊组的重心位置距离所 述摇杆的转动轴心的距离一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T型模具用模唇驱动部,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所述可挠性模唇部并列设置多个所述致动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T型模具用模唇驱动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相邻的致动器彼此间,所述第1伸缩囊组的配置与所述第2伸 缩囊组的配置是交替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T型模具用模唇驱动部,其特征在于,
在相邻的所述致动器彼此间,所述第1伸缩囊在所述摇杆长度方向上 的配置相互错开,并且所述第2伸缩囊在所述摇杆长度方向上的配置相互 错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T型模具用模唇驱动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伸缩囊及所述第2伸缩囊的外径大于所述摇杆的宽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T型模具用模唇驱动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伸缩囊及所述第2伸缩囊的外径大于相邻的所述致动器彼此 间的间距。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T型模具用模唇驱动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摇杆具有:在相邻的所述致动器彼此间,避免一个摇杆的所述第1 伸缩囊或所述第2伸缩囊对相邻的其他摇杆产生干涉的凹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型模具用模唇驱动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摇杆能够通过其转动来按压及拉伸所述可挠性模唇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T型模具用模唇驱动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摇杆具有:按压所述可挠性模唇部的按压部;和拉伸所述可挠性 模唇部的拉伸部;
所述拉伸部构成为钩形,其前端部拉伸所述可挠性模唇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T型模具用模唇驱动部,其特征在于,
允许所述前端部在所述可挠性模唇部的一个面上滑动。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T型模具用模唇驱动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伸缩囊设置于所述摇杆的一方的面,使所述摇杆朝向按压所 述可挠性模唇部的方向转动,
所述第2伸缩囊设置于所述摇杆的所述一方的面的背侧面,使该摇杆 朝向与所述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重机械摩登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重机械摩登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54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