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真菌药物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5627.4 | 申请日: | 201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7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浩一;小杉英子;久保田信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日本农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9/70;A61K9/00;A61K31/4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郑树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菌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组合物,更具体而言涉及可用于治疗霉菌病(mycoses)的抗真菌的外用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具有下面通式(1)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抗真菌活性。卢立康唑(Luliconazole)是一种具有通式(1)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其中R1和R2均为氯原子。具有下面通式(1)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诸如卢立康唑具有优异的抗真菌活性,因此已经指出这种化合物也适用于治疗甲癣,这一直被认为通过外部敷用是无法治疗的(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然而,在制备用于治疗所述甲癣的制剂的情形中,期望进一步提高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含量。具体而言,在用于治疗甲癣的制剂中,期望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得到增溶使其量为用于治疗皮真菌病的普通制剂的含量两倍或更多倍,具体而言,使其量为5质量%以上,并且期望开发出用于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高浓度增溶和配制的溶剂。
然而,存在这样的情形,由于所述化合物的高结晶度,仅少数的溶剂可用于制备含有高浓度的所述化合物的制剂。也就是说,因溶剂的类型而异,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晶体在低温如5℃时沉积和晶体在敷用时沉积。
此外,在卢立康唑或类似物的溶液中,存在易于产生立体异构体的情形。作为用于防止产生所述立体异构体的溶剂,仅已知克罗米通、碳酸亚丙酯和N-甲基-2-吡咯烷酮(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然而,即使这样的溶剂也具有在依赖于溶剂的固有医学作用(诸如抗炎作用)的某些情况中共混受到限制的问题,因此一直期望开发出新型溶剂,作为替代溶剂用于卢立康唑或类似物的配制。
通式(1)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卤原子,并且R1和R2中至少一个表示卤原子。
换言之,一直期望开发出具有下面性质的制剂,其为含有卢立康唑或类似物的外用药物组合物,使用不同于克罗米通、碳酸亚丙酯和N-甲基-2-吡咯烷酮的溶剂用于增溶和立体稳定化:
1)在60℃的条件下保存3周产生的卢立康唑或类似物的立体异构体的量为保存初始时卢立康唑或类似物的总质量的1质量%以下;
2)在制备后立即将制剂保存在恒温20℃时,制剂为透明液体状;以及
3)当制剂在制备后于5℃保存2周时,没有晶体沉积。
同时,作为用于药物制剂的组分,已知在1atm和25℃时呈液态的高级醇例如异硬脂醇、聚氧乙烯烷基(或者链烯基)醚和二元酸二酯(例如己二酸二异丙酯)。组合使用了上述成分的药物制剂的实例包括软膏剂(例如参见专利文献3)和凝胶剂(例如参见专利文献4、5、6和7)。然而,基于溶液的制剂是未知的,并且没有将它们用于保持化合物的立体结构的先例。
[专利文献1]WO 2007/102241
[专利文献2]WO 2007/102242
[专利文献3]JP 08-291049A
[专利文献4]JP 2005-298635A
[专利文献5]JP 2005-298388A
[专利文献6]JP 2006-232856A
[专利文献7]JP 2005-239678A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情形下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含有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和/或其盐(诸如卢立康唑)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其为使用不同于克罗米通、碳酸亚丙酯和N-甲基-2-吡咯烷酮的溶剂作为增溶和立体稳定化的溶剂并且具有下面性质2)和3)的制剂。在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和/或其盐具有立体异构体的情形中,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下面性质1)至3)的制剂:
1)在60℃的条件下保存3周产生的所述化合物和/或其盐的立体异构体的量为保存初始时所述化合物和/或其盐的总质量的1质量%以下;
2)在制备后立即将制剂保存在恒温20℃时,制剂为透明液体状;及
3)当制剂在制备后于5℃保存2周时,没有晶体沉积。
解决问题的办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日本农药株式会社,未经宝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日本农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56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