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片表面温度测定装置及铸片表面温度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5986.X | 申请日: | 201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8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原田宽;山名正哲;齐田淳之;长岛政树;今野智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K7/36 | 分类号: | G01K7/36;B22D2/00;G01K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劲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温度 测定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使在严酷的环境下也能够长时间、稳定地测定铸片表面的温度的铸片表面温度测定装置及铸片表面温度测定方法。
本申请基于2009年04月16日在日本国申请的2009-099994号专利申请请求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在坯料的连续铸造中,要高生产率地铸造表面及内部质量良好的高品质铸片,需要防止漏钢(ブレ一クアウト)等操作故障的发生。在防止漏钢的方法中,有以下这样的例子。
当凝固壳被铸模内的铜板表面完全地束缚住时,该凝固壳的温度就会降低到居里点。因此,出现通过检测出凝固壳的温度降低到居里点而检验到凝固壳的束缚,暂时停止铸片的拉拔的方法。详细而言,从外部向铸模内的铸片施加直流磁场,将凝固壳磁化,并且通过检测磁力线的变化,能够检测出凝固壳是否降低到居里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56-7456号公报(权利要求书)
但是,当注入铸模内的钢液流中产生偏斜,钢液流冲击凝固壳时的凝固壳的再溶解变得显著时,局部的凝固壳厚度就会不足。其结果有时会招致被称为开孔性漏钢的操作故障。这样的操作故障不能通过上述那样的检测凝固壳降低到居里点的方法完全地防止。即,如果能够正确地测定铸片表面的温度,将铸片表面控制到合适的温度,则开孔性漏钢就能够避免。因此,下面对铸片表面的温度测定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具有通过辐射温度计测定铸片表面的温度的方法。但是,用辐射温度计测定时,根据测定部位的不同而存在有限制。具体而言,需要在测定部位与辐射温度计之间的环境中无水蒸气或水、或者在有水蒸气或水的情况下以不受水蒸气或水的影响的方式一边用高压空气将辐射温度计前面的水蒸气或水吹开一边进行测定。
在使用上述的辐射温度计防止开孔性漏钢的情况下,需要管理铸模正下方的铸片表面温度。即,通过在铸模正下方配置辐射温度计,测定铸模正下方的铸片表面温度,能够检测引起开孔性漏钢的程度的铸片表面温度上升的状况,其结果能够将开孔性漏钢的发生防患于未然。但是,由于在铸模的正下方用大量的水冷却铸片,所以,在辐射温度计与铸片表面之间为大量的水、水蒸气、粉末、污垢等飞散的严酷的环境。因此,即使是使用高压空气,用辐射温度计正确地测定铸片表面温度也变得极为困难。
另外,提案有被认为是抗上述那样的严酷的环境比较强的、利用波长为1μm以下的短波长区域的辐射温度计。但是,即使是使用该辐射温度计,测定数据的偏差也较大,难以进行稳定的测定。
另外,作为测定铸片表面温度的其它方法,有向铸模铜板内埋入多数的热电偶,通过这些热电偶监视铸片表面的温度变化的方法。但是,在该方法中,如果为铸模内的热液面位的附近,则能够灵敏度好地测定铸片表面温度的变化,但在铸模的下方,在铸片表面与铸模内铜板之间产生气隙,因此难以正确地测定铸片表面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状况而研制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大量的水或水蒸气等存在的严酷的环境下,也能够长时间、稳定地测定铸片表面的温度的铸片表面温度测定装置及铸片表面温度测定方法。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现相关目的而采用以下的手段。即,
(1)本发明的铸片表面温度测定装置具备:磁场励磁装置,其相对于铸片的表面大致垂直地施加交变磁场;磁场检测装置,其检测所述交变磁场,从而用于检测因所述铸片的表面温度而变化的磁力线;表面温度导出装置,其根据通过该磁场检测装置检测所述交变磁场而得到的感应电动势和预先确定的对应关系数据,导出所述铸片的所述表面温度,所述磁场励磁装置具有螺线管状的励磁线圈,所述磁场检测装置具有配置于所述铸片的所述表面与所述励磁线圈之间的螺线管状的检测线圈,所述对应关系数据为表示将预先确定的居里点夹于其间的温度区间的铸片表面温度和感应电动势的对应关系的数据。
根据上述铸片表面温度测定装置,通过将检测线圈配置于铸片表面与励磁线圈之间,难以受到铸片角部附近的低温部的影响。其结果能够更加高精度地测定检测线圈前面、即铸片短片中央附近的铸片表面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59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健美衣
- 下一篇:氧化锰膜的形成方法、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半导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