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18406.2 | 申请日: | 201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8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一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231 | 分类号: | B60R21/231;B60R21/207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孙丽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侧面 安全气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公开了一种两室型的侧面安全气囊,其中,安全气囊通过隔壁而被划分为位于上侧的第一安全气囊部、和位于下侧的第二安全气囊部,该隔壁由第二安全气囊部的壳体的一部分构成,在安全气囊的后方部位具备,横跨第一安全气囊部和第二安全气囊部的、气体发生装置收纳用的布制的支架(扩散器)(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公开了一种如下所述的结构,在该结构中,侧面碰撞用安全气囊的内部通过缝合线而被划分为上室和下室,在该缝合线与安全气囊的后边缘之间形成有连通上室与下室的连通部,在该连通部上设置有筒状的单向阀,在该单向阀内配置有气体发生器,通过利用单向阀来阻止从下室朝向上室的气体流出,从而即使乘员的身体撞到下室上,下室内的气压也仍将被保持在较高的状态(参照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5-5314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560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例中,为了收纳气体发生装置,需要在安全气囊的基布之外另行设置布的支架,且在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时,无法限制气体从第二安全气囊部向第一安全气囊部的流动,从而难以将该第二安全气囊部的内压维持在高压状态。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现有例中,为了设置单向阀也需要在安全气囊的基布之外另行设置布的支架,从而可以认为在成本降低方面还具有改善的余地。
考虑到上述事实,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于如下的侧面安全气囊,在降低其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率,该侧面安全气囊具有由缝制部划分的高压室和低压室,且具有向高压室和低压室分配膨胀用的气体的扩散器、和限制气体从高压室侧向低压室侧的流动的单向阀。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种方式为一种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具有:侧面安全气囊,其具有在膨胀展开时成为高压侧的高压室和与该高压室相比为低压的低压室,在侧面碰撞时所述高压室和所述低压室分别进行膨胀展开;隔壁,其由构成所述高压室的高压室用基布的一部分、或构成所述低压室的低压室用基布的一部分构成,并对所述高压室和所述低压室进行划分;充气装置,其在侧面碰撞时从气体喷出部喷出膨胀用的气体并向所述侧面安全气囊内供给;单向阀,其被一体地设置于所述隔壁上,并允许从所述充气装置的所述气体喷出部喷出的气体从所述低压室向所述高压室流动,而限制气体向与此相反的方向流动。
在第一种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中,侧面安全气囊具有,在膨胀展开时成为高压侧的高压室和与该高压室相比为低压的低压室,且高压室和低压室通过隔壁来划分。
此外,虽然高压室的内压通过被一体地设置于隔壁上的单向阀而被保持,但是由于该隔壁和单向阀由高压室用基布的一部分或低压室用基布的一部分而构成,因此与另行设置该隔壁和单向阀的结构相比,能够降低侧面安全气囊的缝制所需要的成本,同时能够使生产率得到提高。
在侧面碰撞时,充气装置进行工作,并且从该充气装置的气体喷出部喷出的膨胀用的气体向高压室和低压室供给。此时,通过单向阀,允许气体从低压室侧向高压室侧的流入,而限制气体从高压室侧向低压室侧的流出。因此,当来自充气装置的气体的喷出结束时,能够持续更长时间地将高压室的内压保持在高压状态。
本发明的第二种方式为,在第一种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中,所述隔壁通过将所述高压室用基布或所述低压室用基布中的、位于车辆用座椅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基布的端部与位于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的内侧基布的端部缝制在一起而形成,所述单向阀通过如下方式而形成,即,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内的座椅后方侧,将所述外侧基布和所述内侧基布中的至少一方的基布延长至所述高压室侧。
在第二种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中,由于隔壁通过将高压室用基布或低压室用基布的外侧基布的端部与内侧基布的端部缝制在一起而形成,且单向阀通过将外侧基布和内侧基布中的至少一方的基布延长至高压室侧而形成,因此,无需在构成侧面安全气囊的基布之外另行追加隔壁或单向阀。因此,能够省略用于提高气密性的缝制,从而使得侧面安全气囊的制造变得容易,进而能够实现大幅度的成本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184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