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气车辆或混合动力车的电源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24089.5 | 申请日: | 201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8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田边千济;河合利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3/04 | 分类号: | B60L3/04;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郭晓华;杨晓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气 车辆 混合 动力 电源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设备和装有该电源设备的车辆,特别涉及这样的电源设备以及装有该电源设备的车辆:其与电气机器交换电力。
背景技术
电源设备可与输出动力的电动机以及用于驱动电动机的变换器一起装在车辆上。电源设备还可包含:高电压二次电池;系统主继电器,其将高电压二次电池与电动机彼此电气连接/断开;平滑电容器,其关于系统主继电器在电动机侧与电动机并联地连接到高电压二次电池(例如,参见PCT申请No.8-511153的已公开日文译文(JP-A-8-511153))。在此设备中,如果判断为将会发生车辆碰撞,系统主继电器被关断,变换器被驱动为释放已经在平滑电容器中累积的电力。因此,减小了车辆碰撞时接受到电击(electric shock)的风险。
然而,在上面的电源设备中,变换器需要被驱动,以便释放在平滑电容器中累积的电力。因此,在变换器或用于控制变换器的控制装置已经故障时,电力不能被释放。另外,为了释放在平滑电容器中累积的电力,还想到设置与平滑电容器并联的放电电阻器。然而,如果放电电阻器具有低的电阻,在正常运行期间,导致大的损耗。相反,如果放电电阻器的电阻高,对累积的电力进行释放花费长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源设备以及装有该电源设备的车辆,该电源设备可为可靠且更为迅速地对在平滑电容器中累积的电力进行释放。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涉及一种与电气机器交换电力的电源设备。该电源设备装有:直流电源;第一继电器装置,其有选择地将直流电源电气连接到电气机器;平滑电容器,其与直流电源并联连接,并设置在第一继电器装置和电气机器之间;第二继电器装置,其关于第一继电器装置在电气机器侧与平滑电容器并联地连接到直流电源,并且有选择地电气连接平滑电容器。
根据本发明的这种电源设备具有第二继电器装置,其关于第一继电器装置在电气机器侧与平滑电容器并联地电气连接到直流电源/从直流电源电气断开。因此,当直流电源和电气机器通过第一继电器装置彼此断开时,平滑电容器中累积的电力能够通过电气连接第二继电器装置被更为可靠且更为迅速地释放。这里,应当注意,“第一继电器装置”和“第二继电器装置”也可以为继电器。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涉及车辆。这种车辆装有:电源设备,其与电气机器交换电力;电动机,其作为电气机器,行驶动力可被输入到该电气机器/从该电气机器输出。电源设备装有:直流电源;第一继电器装置,其有选择地将直流电源电气连接到电气机器;平滑电容器,其与直流电源并联连接,并设置在第一继电器装置和电气机器之间;第二继电器装置,其关于第一继电器装置侧在电气机器侧与平滑电容器并联地连接到直流电源,并且有选择地连接平滑电容器。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装有根据本发明的前述实施形态的电源设备,因此,可实现与根据本发明的电源设备类似的效果,例如,使得可以更为可靠且更为迅速地对在平滑电容器或类似物中累积的电力进行释放。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由下面对示例性实施例的介绍,将会明了本发明的前述以及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类似的号码用于表示类似的元件,其中:
图1为一框图,其示出了装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源设备的电气车辆的整体构造;
图2为继电器以及构成系统主继电器的一部分的继电器的示例性构造的原理图;
图3为继电器以及构成系统主继电器的一部分的继电器的示例性构造的原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修改实施例的继电器和构成系统主继电器的一部分的继电器的示例性构造的原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修改实施例的继电器和构成系统主继电器的一部分的继电器的示例性构造的原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修改实施例的电气车辆的整体构造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使用实施例来介绍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40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