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油压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24120.5 | 申请日: | 201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9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米津隆义;吉冈裕平;野田和幸;榎本和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61/00 | 分类号: | F16H61/00;B60T1/06;F16H63/3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宋晓宝;郭晓东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油压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辆的油压控制装置,详细地说涉及使车辆成为驻车状态和驻车解除状态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安装在汽车等车辆上的多级自动变速器中,为了形成变速齿轮机构的传递路径而进行油压控制,使多个(例如2个)摩擦接合构件(离合器、制动器)按照变速挡而进行接合。另外,进行这样的油压控制的油压控制装置具有设定与所选择的挡位相对应的挡位压的机构,已知借助电信号设定这样的挡位压的结构(所谓的线控换挡(shift-by-wire))。
另一方面,自动变速器具有利用机械装置阻止输出轴旋转的驻车机构。该驻车机构例如通过使驻车棘爪与固定在输出轴上的驻车齿轮相卡合或分离来实现驻车状态或解除驻车状态。在具有上述的线控换挡功能的机构的自动变速器中,因为换挡操作部(变速杆)与驱动驻车棘爪的机构没有机械连接,所以需要驱动该驻车棘爪的机构。
作为这样的机构例如已知如下的机构,即,将基于根据挡位输出的电信号驱动用于设定挡位压的手动换挡阀的马达,作为驱动驻车机构的驱动源(参照专利文献1)。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经由减速机构将马达的驱动力传递至驻车机构。另外,已知分别设置有驱动手动换挡阀的马达和驱动驻车机构的马达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6-1937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4-1698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对驻车机构进行解除时需要大的力。即,在驻车状态下驻车齿轮和驻车棘爪相卡合,但是,例如在车辆停止在斜面上等的情况下,有时会在该卡合部作用大的力,因而为了解除该卡合需要大的力。
因此,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需要马达的输出大,或者使构成减速机构的齿轮大,不可避免地导致结构大型化。另外,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结构,驱动驻车机构的马达需要使用大输出的马达,还是不能避免导致大型化。另外,在这样使得结构大型化的情况下,马达难以组装在自动变速器上,向车辆上安装的安装性也不好。
另外,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因为设置减速机构,所以结构复杂,并且需要使用大输出的马达,因而不可避免地导致制造成本升高。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结构,需要使用大输出的马达,还是不可避免地导致制造成本增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不需要大输出的电动促动器和减速机构的情况下实现小型化及低成本化的车辆的油压控制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技术方案1的本发明(例如参照图1~图4)的车辆的油压控制装置,基于换挡选择部(9)的操作输入将驻车杆(5)驱动至驻车解除位置和驻车卡合位置,来对驻车齿轮(2)与驻车棘爪(3)间的卡合状态进行切换,从而至少在驻车挡和非驻车挡之间进行切换,其特征在于,具有:驻车缸(4),被供给用于将所述驻车杆(5)驱动至所述驻车解除位置的油压,切换阀,被电动促动器(11)驱动,并且在驻车解除状态和驻车卡合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其中,所述驻车解除状态是指向该驻车缸(4)供给来自油压供给源的初压(PL)来作为对所述驻车齿轮(2)和所述驻车棘爪(3)间的卡合进行解除的解除压的状态,所述驻车卡合状态是指不向所述驻车缸(4)供给该解除压的状态。
技术方案2的本发明(例如参照图1~图3)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的油压控制装置中,所述切换阀(10、10A、16)是基于所述初压(PL)设定前进挡压和后退挡压的手动换挡阀(10、10A、16)。
技术方案3的本发明(例如参照图1及图2)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车辆的油压控制装置中,在前进挡、空挡、后退挡中的任一挡位时,所述手动换挡阀(10)向所述驻车缸(4)供给所述初压(PL)来作为所述解除压,在驻车挡时,所述手动换挡阀(10)切断所述初压(PL),并且将该解除压排泄,不向所述驻车缸(4)供给所述解除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艾达株式会社,未经爱信艾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41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孔喷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铁路客运专线GSM-R室内覆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