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电制动助力器的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7781.3 | 申请日: | 201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0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P·里夏尔;F·加夫;B·卡格纳克;C·安德松;R·斯普罗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74 | 分类号: | B60T13/74;B60T7/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丽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制动 助力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有电制动助力器的制动系统,所述制动系统包括通过推杆以受控方式作用于主缸的制动助力器,所述推杆由所述电制动助力器带动并致动所述主缸的活塞(主活塞),所述电制动助力器通过柱塞与制动踏板的控制杆相连接。
背景技术
这类制动系统整体上在文献DE 102007016864A1中是已知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带有制动助力器的制动系统,其允许进行制动踏板与主缸之间的分离制动,允许调节作用力/压力特征或者行程/压力特征,允许改变制动助力器的特征,还允许独立于在制动踏板上的动作增加一些有效功能。
本发明描述及优点
为此,本发明涉及上述类型的带有电制动助力器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制动助力器包括:
-致动器活塞,其通过齿条传动机构由电机控制;
-模拟器室,其由所述柱塞界定,并且所述模拟器室由中间活塞分为可变的后容积室和可变的前容积室;
-所述后容积室由所述柱塞和所述中间活塞界定;
-所述前容积室由所述中间活塞在所述模拟器室内界定;
-管道,其通过第一电磁阀使所述后容积室与同所述前容积室相连的管道连接,同所述前容积室相连的所述管道通过第二电磁阀与储存器连接;
-所述第一电磁阀被控制在开放位置,所述第一电磁阀的非受控位置是关闭位置;
-所述第二电磁阀被控制在关闭位置,所述第二电磁阀的非受控位置是开放位置;
-所述中间活塞与所述推杆连接,所述推杆承载止挡器,以被所述致动器活塞推动;
-所述推杆能独立于所述致动器活塞地被所述中间活塞推动。
带有电制动助力器的制动系统允许进行分离制动,即其中,在制动踏板上的动作不直接传递给主缸,而是通过制动助力器进行传递。在正常运行时,控制是分离的;而在应急运行时,所述控制通过作用在主缸主活塞上的柱塞和控制杆是直接的。
该制动系统允许通过电子控制装置调节作用力/压力特征以及行程/压力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制动系统允许改变制动助力器的特征和允许添加一些有效功能如预充填,ACC、ABB-H程序,而不涉及到制动踏板。
根据另一有利特征,在所述第一电磁阀输出端的管道与制动模拟器连接。
这样可以使驾驶员受益于模拟制动管路反作用力的反作用力而系统完全分离。
根据另一特征,所述致动器活塞由套筒构成,所述套筒的外表面包括齿条,这些齿条在相对所述制动系统的轴线径向相对的位置上,用以引导并带动部分地交叠于所述模拟器室的所述致动器活塞平移。
该实施方式允许以简单的和很小尺寸的方式将齿条传动机构集成在制动助力器的壳体内。
根据另一有利特征,中间活塞具有的截面大于柱塞的截面。
当制动系统以无制动助力器辅助的应急模式工作时,该截面差异可以使作用力倍减。
根据另一有利特征,制动助力器的本体由前部分和后部分组成,
-基本柱形的前部分通过组装环接纳所述主缸的壳体的后部,并且所述前部分接纳所述齿条传动机构的两个齿轮和承载所述齿条的致动器活塞,所述前部分还设有所述齿条传动机构的电机和传动装置、以及设有所述推杆的前部分及其止挡器和回位弹簧;
-所述后部分包括与所述推杆的后部分连在一起的中间活塞、所述中间活塞的回位弹簧以及所述柱塞和该柱塞的回位弹簧。
根据另一有利特征,所述后部分由两个构件构成,这两个构件中的前构件形成所述模拟器室,该模拟器室带有接纳所述中间活塞的衬套,而后构件容纳所述柱塞,所述柱塞的回位弹簧位于所述柱塞与所述中间活塞之间。
根据另一有利特征,所述制动系统包括控制回路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模拟器室的介于所述柱塞与所述中间活塞之间的后容积室相连接,以检测所述后容积室中的压力并给所述控制回路传送压力信号,所述控制回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以及所述齿条传动机构的电机相连接,以控制所述电制动助力器的正常运行和应急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77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