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塞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2218.5 | 申请日: | 201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2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赫尔曼·奇雄伦;德克·克拉默;谢夫凯特·切洛维奇;阿尔方斯·劳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AFT汽车两合公司;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7/098 | 分类号: | F16L37/098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黄艳;郑特强 |
地址: | 德国诺***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1.一种用于能松脱地连接两个管线(38、39)的插塞连接器(37),具有第一连接件(40)、第二连接件(41)、能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件(40)上的支撑元件(22)、以及具有至少一个止动臂(2)且设置在所述支撑元件(22)上的止动元件(1),其中所述止动臂(2)被构造为在止动位置止动地保持具有止动配合元件(44)的第二连接件(41),并且所述止动元件(1)被设置为能沿轴向移动以占据相对于所述支撑元件(22)的至少一个止动臂锁定位置和一个止动臂释放位置,其特征在于,特别是在所述支撑元件(22)上设置控制元件(24),该控制元件在所述止动臂释放位置能操作为使所述止动臂(2)向分开位置移动,在所述止动臂锁定位置进行操作时该控制元件保持所述止动元件(1)处于所述止动臂锁定位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臂释放位置是所述控制元件(24)与至少一个止动臂(2)共同作用的接合位置,而所述止动臂锁定位置是非接合位置。
3.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元件(1)具有至少一个挡止元件(17),所述挡止元件与所述挡止配合元件(44)共同作用能使所述止动元件(1)向止动臂释放位置移动。
4.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元件(17)被设置在支撑臂(3)和/或止动臂(2)上。
5.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3)具有止动装置(18),用以至少在所述止动臂锁定位置与所述止动配合元件(44)共同作用,从而以后方接合的方式保持所述第二连接件(41)。
6.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2)具有至少一个保持装置(25),用以在所述止动元件(1)处于所述止动臂锁定位置时,将所述止动臂(2)和/或所述支撑臂(3)的止动装置(7)保持在所述止动位置。
7.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设有多个止动臂(2),各止动臂(2)分别配属于一个控制元件(24),并且仅在操作至少两个所述控制元件(24)时才能将所述止动臂(2)带至所述分开位置。
8.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臂(2)彼此径向相对地设置。
9.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元件(1)呈套筒状,和/或至少一个所述止动臂(2)和至少一个所述支撑臂(3)在所述止动元件(1)的周边上分布设置。
10.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24)是柔性的舌簧(28)。
11.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臂(2)和所述止动配合元件(44)具有共同作用的挡止面(9、45),所述挡止面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件(40)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41)的纵轴线(11、32、33)。
12.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2)具有用于所述止动元件(1)的引导面(30),所述引导面至少局部地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41)与所述止动元件(1)之间。
13.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元件(22)上,特别是在所述支撑元件的引导面(30)上,设有用于所述止动元件(1)的支承位置。
14.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2)具有接合元件(29’),所述接合元件径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4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41)之间。
15.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元件(29’)被构造为用于轴向保持至少一个密封件(51)。
16.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元件(1)的能变形的基本元件(4)用于多个所述止动臂(2)的基本上独立的轴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FT汽车两合公司;大众汽车股份公司,未经AFT汽车两合公司;大众汽车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221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暗场与亮场照明器
- 下一篇:离合器操纵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