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窗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2792.0 | 申请日: | 201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2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松下真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海莱客思 |
主分类号: | E05F11/38 | 分类号: | E05F11/38;B60J1/17;E05F11/4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窗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承板或限动构件具备倾斜结构的车窗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车辆中,为了使窗玻璃升降,通常使用车窗调节装置。车窗调节装置包括:沿着窗玻璃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导轨;安装在导轨的下端的驱动部;接受驱动部所产生的旋转转矩而进行旋转的滚筒;以滑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导轨且用于支承窗玻璃的承板;一端与滚筒连结且另一端与承板连结的两个动力传递构件;安装在导轨的上端且用于改变一方的动力传递构件的配索方向的引导器或滑轮。
车辆的车门大体分为具有对窗玻璃的移动进行引导且限制窗玻璃的上端位置的窗框的类型和没有窗框的类型,分别具有不同的窗玻璃的上端位置限制方法。具有窗框的类型的车门的窗玻璃上端位置通过窗玻璃与窗框上部抵接而进行限制,没有窗框的类型的车门的窗玻璃上端位置通过承板与设置于导轨等的限动构件抵接而进行限制。当承板与限动构件抵接时,电动机受限制而流过大电流,可能使电动机、电动机的控制基板烧坏,因此在流过大电流时,通过设置于控制基板的断路器或PTC热敏电阻来切断向电动机的通电,使电动机停止。
在使承板与设置于导轨等的限动构件抵接的限制方法中,为了缓和抵接时的冲击,而经由使用了橡胶等弹性材料的冲击吸收体进行抵接。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窗调节装置,具有:与在导轨下端部设置的金属线引导构件嵌合的缓冲主体;由与导轨的扣合孔扣合的安装脚部构成的缓冲构件;及设有与缓冲构件抵接的抵接构件的承板。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车窗调节装置,具有:组装于在导轨下端部设置的电缆引导器并与承板抵接的圆弧状的抵接部;由比抵接部的宽度窄的插入部构成的缓冲构件;及具有与缓冲构件抵接的抵接部的承板。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3-1320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298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车窗调节装置中,当在导轨上滑动的承板相对于限动构件倾斜抵接时,从导轨脱离的方向的力向承板施加,存在承板从导轨脱离的问题。
即,如图7(a)所示,承板400在导轨420上向右方滑动,与限动构件430碰撞。此时,承板400和导轨420为了减小滑动阻力而隔开间隙嵌合,因此除了承板400的姿态以笔直的状态与限动构件430抵接的情况之外,还有承板400的姿态以倾斜的状态与限动构件430抵接的情况,承板400的姿态以笔直的状态与限动构件430抵接后承板400成为倾斜的状态的情况(参照图7(b))。
这种情况下,如图7(b)所示,相比于冲击吸收体450与限动构件430的抵接点即作用点A的位置,承板400与固定在作为动力传递构件的内部电缆440的端部上的电缆端部460的卡定点即力点P的位置处于下方,因此当直接使承板向右方移动时,以承板400与导轨420的嵌合点即支点F为中心,沿着倾斜方向压缩冲击吸收体450并使承板400向箭头L方向旋转。
并且,在该状态下承板400能够向右方移动,因此电动机驱动回路继续对电动机通电,因此由于施加于力点P的力而承板400进一步向箭头L方向旋转,承板400从导轨420浮起,成为图7(c)的状态,承板400会从导轨420脱离。
本发明通过承板或限动构件的结构来解决上述那样设置在承板或限动构件的一方的冲击吸收体与承板或限动构件的另一方抵接之后承板从导轨浮起或脱离的现象。
本发明的车窗调节装置用于开闭窗玻璃,具备:在车辆的车门固定的导轨;承板,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导轨,具备与所述导轨嵌合的导轨嵌合部、窗玻璃固定部、以及连结动力传递单元的连结部,该动力传递单元用于传递在驱动部产生的动力;及对所述承板的滑动位置进行限制的限动构件,所述车窗调节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承板或所述限动构件的一方组装由弹性构件形成的冲击吸收体,在所述承板或所述限动构件的另一方形成有与所述冲击吸收体进行碰撞的碰撞面,所述碰撞面具有在与所述冲击吸收体碰撞时将承板向导轨侧压入的形状。
发明效果
(1)根据本发明,在承板或限动构件的一方组装由弹性构件形成的冲击吸收体,在承板或限动构件的另一方形成与冲击吸收体的碰撞面,碰撞面具有在与冲击吸收体碰撞时将承板向导轨侧压入的形状,因此即使冲击吸收体与碰撞面发生碰撞,也能够防止从导轨脱离的方向的力向承板施加。
(2)在碰撞面是与导轨之间成锐角的倾斜面时,通过该倾斜面,能够防止从导轨脱离的方向的力向承板施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海莱客思,未经株式会社海莱客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27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刚度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飞机结构
- 下一篇:洗衣机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