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锂离子蓄电池的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4248.X | 申请日: | 201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3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约尔格·巴尔;于尔根·卡斯滕森;赫尔穆特·福尔;奥利弗·里门施奈德;豪克·哈尔茨;埃马纽埃尔·奥赛-乌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基尔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134;H01M4/1395;H01M4/6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靖;车文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锂离子 蓄电池 电极 | ||
1.用于锂离子蓄电池的电极,所述电极具有:相对于锂离子而言惰性的金属膜以及多个至少布置在所述膜的平坦侧上的、从所述膜上竖立的硅纳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线的分段被金属膜包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至少对所述硅纳米线的被金属膜包裹的分段的规则布置。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膜为至少1微米厚。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纳米线的被金属膜包裹的分段横穿整个膜厚度。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于锂离子而言惰性的金属膜由选自铜、银、金、铂或钛的组的一种单质金属来形成。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从所述金属膜上伸出的硅纳米线具有至少5微米的长度。
7.用于制备用于锂离子蓄电池的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
a.对硅晶片在以预先选定的布局产生孔隙直至达到预先规定的孔隙深度P的情况下进行电化学蚀刻,
b.通过对所述孔隙的过蚀刻,将孔隙壁转变为固定在所述晶片上的具有预定厚度的竖立的纳米线,
c.通过在所述晶片的经蚀刻的侧上进行电镀,形成具有预定厚度D的由相对于锂离子而言惰性的金属制成的膜,
其中,金属膜包裹所述纳米线的固定的端部,并且所述纳米线以大致为P-D的长度从背向所述晶片的平坦侧伸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金属膜在所述纳米线同时脱落的情况下从所述晶片上剥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晶片连同布置于其上的所述金属膜加热,并且所述金属膜由于所述金属膜的热膨胀而从所述晶片上剥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基尔大学,未经基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424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