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锤钻和/锤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8939.7 | 申请日: | 201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1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C·维德曼;A·迪塞尔贝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D11/12 | 分类号: | B25D11/12;B25D16/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侯鸣慧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1.一种锤钻和/锤凿装置,包括具有驱动单元的锤击机构(10a;10b;10c;10d)和用于将驱动转矩从马达(14a)传递到所述锤击机构(10a;10b;10c;10d)上的传动单元(12a;12b;12c;12d),其中,所述传动单元(12a;12b;12c;12d)包括至少一个行星齿轮传动装置(16a;16b,18b;16c;16d)并且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元件(28a;28b;28c;28d)设置在所述行星齿轮传动装置(16a;16b,18b;16c;16d)的传动元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锤钻和/锤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传动装置(16a;16b,18b;16c;16d)具有输入元件(20a;20b,22b;20c;20d),所述输入元件的旋转轴线(24a;24b;24c;24d)相对于所述锤击机构(10a;10b;10c;10d)的所述驱动元件(28a;28b;28c;28d)的旋转轴线(26a;26b;26c;26d)至少基本上同轴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锤钻和/锤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击机构(10a;10b;10c;10d)包括由偏心元件构成的驱动元件(28a;28b;28c;28d)。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锤钻和/锤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传动装置(16a;16b,18b;16c;16d)的旋转轴线(24a;24b;24c;24d)和所述锤击机构(10a;10b;10c;10d)的冲击轴线(30a;30b;30c;30d)夹成不为零的角度(32a;32b;32c;32d)。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锤钻和/锤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击机构(10a;10b;10c;10d)具有活塞(34a)和能够由所述活塞(34a)通过气垫(36a)驱动的冲击件(38a)。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锤钻和/锤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传动装置(16a;18b;16c;16d)的至少一个传动元件与所述锤击机构(10a;10b;10c;10d)的驱动元件(28a;28b;28c;28d)一体地构造。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锤钻和/锤凿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一个过载离合器(44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锤钻和/锤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载离合器(44a)设置在行星架(46a)和所述传动单元(12a)的元件(48a)之间的力线中和/或设置在齿圈和所述传动单元的元件之间的力线中。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锤钻和/锤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传动装置(16a)具有至少一个密封装置(50a),所述密封装置设置用于密封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内室(52a)。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锤钻和/锤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传动装置(16a;16b;16c;16d)的齿圈(42a;42b;42c;42d)和行星架(40a;40c;40d)通过轴承连接装置(69a;69c;69d)连接。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锤钻和/锤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传动装置(16d)的其上设有驱动元件(28d)的传动元件在至少一种运行模式中以叠加的旋转运动被驱动,使得所述驱动元件(28d)沿着所述锤击机构(10d)的冲击轴线(30d)执行直线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锤钻和/锤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元件(28d)设置在所述行星齿轮传动装置(16d)的行星齿轮(75d)上。
13.锤钻和/或锤凿,具有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锤钻和/锤凿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89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轨道车辆的侧滚补偿系统
- 下一篇:多晶硅和硅烷装置中的废气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