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行器发动机的悬挂支柱,包括所述支柱的组件及相关联的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1622.9 | 申请日: | 2010-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8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弗雷德里克·茹尔纳德;劳伦特·拉丰;劳伦特·阿戈斯蒂尼;埃里克·雷诺;德尔菲娜·贾尔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27/26 | 分类号: | B64D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武树辰;田军锋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行器 发动机 悬挂 支柱 包括 组件 相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首先涉及飞行器发动机的悬挂支柱,以及包括所述支柱的组件及相关联的飞行器。
背景技术
在机身或翼部上存在多种类型的飞行器发动机的悬挂支柱;大部分在支柱的线状主体部分后面,包括附接有发动机且基本呈半桶状的连接部分。所述设计具有多个缺点,首先因为连接部分的复杂形状以及与主体部分的连结而造成该支柱的生产的复杂性,且对发动机所产生推力的不正确的传递,造成在连接部分中较大的弯曲力矩和振动。
法国专利2873088和2900907示出悬挂支柱的已知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因此在于,提出形状简单且尽可能去除不规则性的飞行器发动机的悬挂支柱,其能将全部发动机力的组接收在基本垂直于发动机的轴线的同一平面上,且在某些特殊的实施方式中,其能有效过滤来自发动机的振动并改善飞机的舒适性。
本发明的总体的形式是飞行器发动机的悬挂支柱,其包括线状主体部分和连结在该主体部分上的连接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包括在主体部分上沿侧向延伸且彼此形成角度的两个平面翼部,以及能传递全部发动机力的附接凸缘,附接凸缘至少在圆的扇形区上延伸且通过一平面与翼部相连结。
连接部分的两个翼部在线状主体部分的端部和圆形凸缘——发动机可通过所述圆形凸缘被附接——之间提供形状的过渡,这有利于良好地传递力且简化生产。
翼部可以由可能需要加固的面板组成,或由例如相互铰接的连杆等非连续性结构组成。当使用面板时,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于,通过与支柱主体部分的端表面相结合、使面板与翼部形成一体的中央面板而将面板连接在一起:因此可方便地通过加强肋来加固由中央面板和翼部组成的组件。如果翼部由连杆构成,那么可以是每个翼部有三个连杆且所述连杆呈三角形状地相互铰接。
对于附接凸缘,可设想多种设计。其尤其可在完整的圆上延伸,或仅在圆的扇形区上延伸;有利的是,其因此可通过与其连结的互补的扇形区而获得加固,从而使圆封闭并与强度弱于该凸缘的主体部分的区域一起被制造。所述翼部的一种有利的设计在于,翼部被构造成当距离附接凸缘越远,翼部越短,从而能更好地露出发动机。
所述设计的一种可能的缺点在于,支柱的主体部分和发动机的附接凸缘之间存在悬伸。然而,也能够通过这样来避免所述悬伸:翼部具有与支柱的轴向主体部分相同的宽度,因而使凸缘与该支柱相邻。
附接凸缘可以被直接附接在发动机上;然而,按照一更有利的不同设计,但是可能会较复杂,发动机通过一悬挂元件被附接在附接凸缘上,该悬挂元件包括附接于附接凸缘上的第一凸缘以及附接于发动机上的第二凸缘,所述凸缘呈圆形,悬挂元件还包括将第一凸缘连结于第二凸缘上的刚性结构,第一凸缘、第二凸缘和刚性结构包围发动机。
在如下情况时,所述第二种设计将会特别有用:试图通过其重心区域悬挂发动机,以便限制内弯曲度、应力及其传递的振动,对此我们将在以下详述。所述第二种设计也适合于不具有在轴向上凸出于支柱的悬伸的翼部构造。
如果悬挂元件通过柔性连接件至少被附接在发动机上(此外还可能被附接在支柱上),将能更好地过滤推力和振动。为了支撑发动机相对于附接凸缘悬伸的支承部,通过发动机和支柱之间附加的柔性连接件来完成组装,附加的柔性连接件和悬挂元件在飞行器的轴向上位于附接凸缘的两侧。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设有悬挂支柱的飞行器或上述飞行器组件。
附图说明
参考以下附图将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和图2示出悬挂支柱的现有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3和图4示出悬挂支柱的现有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5至图8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9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10和图11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图12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未经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16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