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翼构造以及整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5289.9 | 申请日: | 2010-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9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雪秀;森本知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5D1/10 | 分类号: | F15D1/10;B64C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造 以及 整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翼构造以及整流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与翼构造有关的技术,有利用康达效应来增大升力的飞翔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移动体具备:流体供给部,其供给流体;升力生成部,其具有相对于流体的流动方向向下方倾斜的外表面,使流体的流动方向向下方变化来获得升力;流体收集部,其具有与该升力生成部的外表面对置的对置面,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中的外表面与对置面的间隔,宽于下流侧中的外表面与对置面的间隔。在这种移动体中,防止由流体损失导致的流速下降,实现升力的提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9400号公报
图2为以往的翼的侧视图,是表示翼周边的流体的流动的图。如图2所示,在以往类型的翼101的上表面中,沿着流体的流动方向X,虽然形成缩小流动区域A之后,形成扩大流动区域B,但有时周边的流体逃脱而不充分流入翼的缩小流动部,其结果,有时无法获得充分的作用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有效压缩流体,从而增大作用力的翼构造以及整流装置。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克服反复进行锐意的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通过在主翼设置辅助翼,并最优化该辅助翼的形状、配置,能够有效压缩流体,从而增大作用力。即,获得如下知识而完成了本发明:通过使用辅助翼,能够在主翼前部形成流体的压缩过程区域,通过利用压缩过程后的隔热膨胀将流体的内部能转换为动能乃至机械能,从而能够增大作用力。
根据本发明的翼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向与流体的流动方向即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主翼、和与主翼分离配置、并且在主翼的前部侧与主翼对置的辅助翼,辅助翼的翼弦长度短于主翼的翼弦长度。
本发明所涉及的翼构造具备在主翼的前部侧与该主翼对置的辅助翼,并且该辅助翼的翼弦长度短于主翼的翼弦长度。这种翼构造,由于流体冲击形成于主翼的前部侧的辅助翼,该流体向辅助翼与主翼之间被引导,并且在穿过辅助翼与主翼之间时被压缩,因此能够在主翼面上适当地形成流体的压缩过程区域,利用压缩过程后的隔热膨胀将流体的内部能转换为动能乃至机械能,从而能够增大作用力,对于升力的提高也是有效的。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翼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向与流体的流动方向即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主翼、与主翼分离配置、并且在主翼的前部侧与主翼对置的辅助翼,辅助翼具有能够在该辅助翼与主翼之间形成流体的压缩区域的第一弯曲面,主翼具有向与辅助翼相反的一侧弯曲的第二弯曲面。这种翼构造,由于流体冲击形成于主翼的前部侧的辅助翼的第一弯曲面,该流体向辅助翼与主翼之间被引导,并且在穿过辅助翼与主翼之间时被压缩,因此能够在主翼面上适当地形成流体的压缩过程区域,从而能够增大作用力。此外,由于主翼为具有向与辅助翼相反的一侧弯曲的第二弯曲面的结构,所以能够在压缩过程区域的后方,形成扩大流动区域。
在此,辅助翼的与主翼对置的弯曲面的曲率,优选为大于主翼的形成于辅助翼侧的弯曲面的曲率。由此,能够实现使流体更有效地被压缩的功能。
此外,辅助翼优选为可绕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规定的轴旋转。由此,根据流体的流速,调整辅助翼的旋转角,从而能够变更辅助翼相对于流体的流动方向的倾斜角。由于在高速区域阻力值增大,因此通过调整辅助翼的倾斜角,能够减少阻力。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整流装置为设于移动体的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向与移动体的前后方向即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突出的主翼、和与主翼分离配置、并且在主翼的前部侧与主翼对置的辅助翼,辅助翼的翼弦长度短于主翼的翼弦长度。
在上述整流装置中,由于流体冲击形成于主翼的前部侧的辅助翼,该流体向辅助翼与主翼之间被引导,并且在穿过辅助翼与主翼之间时被压缩,因此能够在主翼面上适当地形成流体的压缩过程区域。由此,能够利用扩大流动区域的隔热膨胀将流体的内部能转换为动能乃至机械能,对周围的流体赋予动量来增大流量,因此即便在低流速时也能增大整流装置的作用力。并且,还能相比以往实现整流装置的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整流装置中,优选为辅助翼设在主翼的两侧。通过将辅助翼设于主翼的两侧,能够在主翼的两面上适当地形成流体的压缩过程区域,能够将更多的流体的内部能转换为动能乃至机械能,对更多的周围的气体赋予动量来增大流量。
优选为,主翼以及辅助翼设于移动体的侧部,并且使主翼为在移动体的上下方向上具有翼厚的形状。通过将主翼以及辅助翼设于移动体的侧部,并且使主翼为在移动体的上下方向具有翼厚的形状,能够将在移动体的侧部流动的流体进一步取入整流装置。此外,还能够使移动体更稳定地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52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