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形性及粘接后的耐剥离性优异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8033.3 | 申请日: | 2010-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6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本田和彦;铃木规之;池松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3C2/06 | 分类号: | C23C2/06;C22C18/00;C22C38/00;C22C38/06;C22C38/14;C23C2/28;C23C2/40;C23C22/07;C23C22/08;C23C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刘国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形 粘接后 剥离 优异 合金 熔融 镀锌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形性及粘接后的耐剥离性优异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基于2009年10月26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9-245872号要求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合金化熔融镀锌钢板由于在涂布密合性、涂布后的耐蚀性、焊接性等方面优异,已非常多地被用于以汽车用途为首的家电、建材等方面。在合金化熔融镀锌钢板的制造过程中,在钢板表面镀覆熔融锌后,立即将钢板加热并保持在锌的熔点以上的温度,使Fe由钢板中扩散至锌中,由此形成Zn-Fe合金。此时,合金化速度因钢板的组成、组织而大为不同,因此,控制制造工序需要高超的技术。另一方面,对于要压制成复杂形状的汽车用钢板而言,要求非常高的成形性。近年来,随着对汽车耐蚀性要求的提高,将合金化熔融镀锌用于汽车钢板的情况逐渐增加。
随着汽车车体形状更为复杂,对钢板成形性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因此,对于合金化熔融镀锌钢板而言,当然要求比以往更加优异的深拉性(深絞り性)等成形性。
例如,日本特开昭59-74231号公报、日本特开昭59-190332号公报中公开了下述制造方法:规定钢板的成分、热轧条件、退火条件,制造具有高延展性、高r值的钢板,并在其表面进行熔融镀覆。另外,为了提高合金化熔融镀锌钢板的压制成形性、深拉性,有时通过利用含有磷酸的处理液对钢板的镀覆面进行处理,形成含磷的氧化物层,由此赋予钢板的模具以润滑性及抗粘附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7423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9-1903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根据合金化熔融镀锌钢板的用途,有时在合金化熔融镀锌钢板的镀覆面一侧涂布粘接剂,与其它部件粘接。因此,出于提高合金化熔融镀锌钢板的成形性的目的而在镀覆面形成含有P的氧化物层的情况下,有时会因其形成条件不同而导致粘接性降低。
基于上述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成形性及粘接性优异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各实施方式的要点如下。
(1)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钢板具备钢板、形成在该钢板至少一面的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以及形成在该合金化熔融镀锌层表面的混合层。所述合金化熔融镀锌层包含0.05质量%以上且0.5质量%以下的Al、6质量%以上且12质量%以下的Fe、2质量%以下视需要而添加的Pb、Sb、Si、Fe、Sn、Mg、Mn、Ni、Cr、Co、Ca、Cu、Li、Ti、Be、Bi、稀土元素中的至少1种,余量包含Zn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混合层包含Mn、Zn、及P的复合氧化物和水溶性P化合物。上述复合氧化物含有0.1mg/m2以上且100mg/m2以下的Mn、1mg/m2以上且100mg/m2以下的P、及Zn,P/Mn比为0.3以上且50以下;在上述混合层中,相对于上述混合层的表面积,显示20mg/m2以上的P附着量的区域的总面积为20%以上且80%以下的范围。
(2)上述(1)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钢板,其中,在上述混合层中,相对于上述混合层的表面积,显示P/Mn比为3以上的区域的总面积可以为1%以上且50%以下的范围。
(3)上述(1)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钢板,其中,上述混合层中可以包含磷酸基、亚磷酸基、次磷酸基中的至少1种。
(4)上述(1)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钢板,其中,上述混合层中上述水溶性P化合物的比例可以为1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
(5)上述(1)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钢板,其中,将Si标准板的d=3.13的X射线衍射强度定义为ISi、上述合金化熔融镀锌层的d=1.237的X射线衍射强度定义为Iη、上述合金化熔融镀锌层的d=1.26的X射线衍射强度定义为Iζ、上述合金化熔融镀锌层的d=1.222的X射线衍射强度定义为IΓ时,可以是:Iη/ISi≤0.0006、Iζ/ISi≥0.0005、且IΓ/ISi≤0.0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80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波热量表流量管
- 下一篇:一种高压电站检测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