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部衬里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1129.5 | 申请日: | 201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2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沃尔克·赫尔曼;米夏埃尔·尤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NBHX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4 | 分类号: | B60H1/34;B60H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翟国明 |
地址: | 德国海***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部 衬里 | ||
1.用于车辆/飞机的内部衬里,包括:
载体(2),
至少一层加热层(3),和
上层(4),
其中所述至少一层加热层布置在所述载体(2)和上层(4)之间,且至少将所述至少一层加热层(3)和所述上层(4)直接或间接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衬里,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层加热层(3)被层压到所述上层(4)上。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部衬里,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层加热层(3)和所述上层(4)形成层复合体,所述层复合体被覆膜层压、真空层压或压力层压到所述载体(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衬里,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层加热层(3)被预层压到所述载体(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衬里,其特征在于复合层(7)布置在所述上层(4)和所述加热层(3)之间,并使所述加热层(3)间接连接至所述上层(4)。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内部衬里,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层(7)形成为针织物,无纺布或泡沫材料。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部衬里,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层加热层(3)形成为至少一种加热装置(5)穿过的无纺布。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部衬里,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层加热层(3)具有0.2mm至2mm的厚度。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部衬里,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加热装置(5)是圆柱形或平面的加热线,所述圆柱形或平面的加热线以二维或三维图案的形式向所述加热层(3)内延伸,并基本覆盖所述加热层(3)的整个表面。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部衬里,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层(3)设计用于吸收所述加热线(5)释放的热量,并使所述热量基本扩散到整个表面。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部衬里,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2)可由汽车的任意内部部件(1)的底板形成。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部衬里,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4)是能被层压到所述加热层(3)上的天然材料。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部衬里,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4)是有孔的。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部衬里,其特征在于中间层(8)提供在所述加热层(3)和所述载体(2)之间,并反射热辐射。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内部衬里,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8)形成为容纳所述加热层(3)的泡沫层(8’)。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部衬里,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层(3)的区域中提供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9)。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部衬里,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衬里(1)形成为空间加热器,且通过热辐射来实现加热效果。
18.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部衬里(1)的车辆/飞机。
19.制造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17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内部衬里(1)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层压至少一层加热层(3)到上层(4)上,以形成层复合体,
压力层压、覆膜层压或真空层压所述层复合体到载体(2)上。
20.制造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17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内部衬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层压至少一层加热层(3)到载体(2)上,以形成载体/层复合体,
压力层压、覆膜层压或真空层压上层(4)到所述载体/层复合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BHX饰件有限公司,未经NBHX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11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源热泵及其储能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荧光灯及其开路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