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吸水性材料的集合体减薄的方法以及用该方法得到的厚度薄的吸水性材料的集合体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54066.9 | 申请日: | 201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0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合田裕树;水谷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49 | 分类号: | D04H1/49;D04H1/413;D04H1/42;A61F13/15;A61F13/49;A61F13/53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水性 材料 集合体 方法 以及 得到 厚度 | ||
1.一种将吸水性材料的集合体减薄的方法,该吸水性材料的集合体含有亲水性纤维和高吸水性聚合物粒子并具有厚度方向,在上述厚度方向将上述集合体减薄,其特征在于,一边在上述厚度方向压缩上述集合体,一边对上述集合体喷射温度在水沸点以上的水蒸汽,从而使上述集合体变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水蒸汽是湿水蒸汽、饱和水蒸汽和干水蒸汽之中的任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水蒸汽是蒸汽压为0.1~2.0MPa的高压水蒸汽。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在上述集合体的上述厚度方向相向的一对透气性支承体压缩上述集合体,同时经由上述一对透气性支承体的任一方在上述厚度方向对上述集合体喷射上述水蒸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真空压的作用下,吸引朝上述集合体喷射并通过了上述集合体后的上述水蒸汽。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边使上述一对透气性支承体以5~500m/min的速度朝一个方向行进,一边相对于与上述一对透气性支承体的上述一方相向的上述集合体的表面积以1.23kg/m2~0.03kg/m2的范围喷射上述水蒸汽。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透气性支承体包括在将上述集合体夹在两支承体之间的状态下朝着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和在该两方向之间的倾斜的方向三者中任一方向行进的部位。
8.如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透气性支承体分别是环形带。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厚度方向机械性地压缩上述集合体而将上述集合体预先减薄,然后一边压缩上述集合体一边向上述集合体喷射上述水蒸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至少一对压辊机械性地压缩上述集合体而将上述集合体预先减薄。
11.如权利要求4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集合体,在其与上述一对透气性支承体的上述一方相向的部位和与上述一对透气性支承体的另一方相向的部位中的至少任一部位被透气性片和透气透液性片中的任一方覆盖后,夹在上述一对透气性支承体之间。
12.如权利要求4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集合体,在喷射了上述水蒸汽后,在其与上述一对透气性支承体的上述一方相向的部位和与上述一对透气性支承体的另一方相向的部位中的任一部位被透气性片、透气透液性片和非透气性片中的任一方覆盖。
13.如权利要求4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喷射了上述水蒸汽后的上述集合体与上述一对透气性支承体的上述一方和上述一对透气性支承体的另一方中的任一方分离的工序中,经由相对于上述任一方的透气性支承体的另一方透气性支承体,对上述集合体作用真空压。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集合体包括98~10重量%的上述亲水性纤维和2~90重量%的上述高吸水性聚合物粒子。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亲水性纤维是绒毛浆、棉纤维、人造丝纤维、醋酯纤维、经亲水化处理过的热塑性合成纤维中的任一种。
16.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高吸水性聚合物粒子是聚丙烯酸、聚丙烯酸盐、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聚乙烯醇、聚乙烯醚、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天然多糖类中的任一种粒子。
17.如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透气性片和上述透气透液性片中的任一方是薄纸和无纺布中的任一方。
18.一种吸水性材料的集合体,其特征在于,是用权利要求1~17记载的方法制造的、厚度变薄了的集合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406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