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来将车辆乘员保持在车座中的保持装置以及此种保持装置的操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54837.4 | 申请日: | 2010-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3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H·弗赖恩施泰因;A·科勒;J·施拉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4 | 分类号: | B60N2/44;B60N2/42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永波;杨楷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来 车辆 乘员 保持 车座 中的 装置 以及 操作方法 | ||
1.用来将车辆乘员保持在车座中的保持装置,其带有至少一个保持件,该保持件在临撞情况下激活,侧向地在车座之上或之中驶出并在发生事故之时以局部贴靠在车辆乘员上的方式实现对车座中车辆乘员附加的侧向保持,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2,3)被设计成能够灵活变化地匹配车辆乘员的被保持件(2,3)覆盖的轮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具有下列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部件:
-泡沫材料(16)和/或天然纤维和/或纺织物,
-凝胶垫(17),
-能够充气的充气件(18),
-弹簧致紧的铰链机构(19),
-弹簧板(2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2,3)包括碰撞板(5),其中凝胶垫(17)隔挡在所述保持件(2,3)的碰撞板(5)与车座(1)的外罩(1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2,3)包括碰撞板(5),其中能够充气的充气件(18)隔挡在所述保持件(2,3)的碰撞板(5)与车座(1)的外罩(16)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2,3)包括碰撞板(5),其中所述弹簧致紧的铰链机构(19)包含在转动点(20)上可转动地安置的铰链板(21),该铰链板通过至少一个弹簧(22)弹性地支撑在所述碰撞板(5)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2,3)具有碰撞板(5),其中至少一个弹簧(22)隔挡在所述保持件(2,3)的碰撞板(5)与所设置的弹簧板(23)之间,所述弹簧板(23)通过所述弹簧(22)弹性地支撑在所述碰撞板(5)上。
7.用来将车辆乘员保持在车座中的保持装置,其带有至少一个保持件,该保持件在临撞情况下激活,侧向地在车座之上或之中驶出并在发生事故之时以局部贴靠在车辆乘员上的方式实现对车座中车辆乘员的侧向保持,其特征在于,在各个车座侧面(25,26)上设置至少三个保持件(3,7,8),其中设置了两个背部保持件(7、8)和一个骨盆保持件(3),它们的最大约束力与在先确定的、个性化地适配于车辆乘员的车辆乘员负荷能力协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3,7,8)被构造成翻转板形式的碰撞板(5),该碰撞板在被激活之后首先占据最大翻转角αmax并接着在所承受的碰撞力的所限定的力水平下松弛并占据小于所述最大翻转角αmax的位置α。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乘员识别和/或碰撞严重程度预测而个性化地确定用于各个保持件(3,7,8)的约束力或者说每保持件(3,7,8)的单独的力极限。
10.根据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了用于肩部区的上背部保持件(7)和用于其余背部区或者说胸部区的下背部保持件(8),其中肩部区中的用于所述背部保持件(7)的约束力设计得比用于所述骨盆保持件(3)的约束力大,而且比用于其余背部区或者说胸部区的背部保持件(8)的约束力大。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之一所述的保持装置,其配置有按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保持件。
12.用来操作用于将车辆乘员保持在车座中的保持装置的方法,所述保持装置带有至少一个保持件,该保持件在临撞情况下激活,其随后侧向地在车座之上或之中驶出并在发生事故之时以局部贴靠在车辆乘员上的方式实现对车座中车辆乘员的侧向保持,其特征在于,在各个车座侧面(25,26)上设置至少三个保持件(3,7,8),其中设置了两个背部保持件(7、8)和一个骨盆保持件(3),它们的最大约束力与在先确定的、个性化地适配于车辆乘员的车辆乘员负荷能力协调。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3,7,8)构造成翻转板形式的碰撞板(5),该碰撞板在被激活之后首先占据最大翻转角αmax并接着在所承受的碰撞力的所确定的力水平下松弛,由此占据小于所述最大翻转角αmax的位置α。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乘员识别和/或碰撞严重程度预测来个性化地确定用于各个保持件(3,7,8)的约束力或者说每保持件(3,7,8)的单独的力极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483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