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激光束用于皮肤科治疗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9628.9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2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西尔万·吉劳德;阿尔班·戈斯;阿兰·科尔尼;帕特里克·佩罗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瓦科技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20 | 分类号: | A61B18/20;A61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顾晋伟;韩宏星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激光束 用于 皮肤科 治疗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激光束用于皮肤科治疗的设备,所述激光束的波长优选为1.1μm至1.6μm,例如1.21μm。
背景技术
通过文献WO 2009/071592已知,存在用于外科创伤的围术期治疗和术后治疗的设备。该设备使用波长为0.6μm至2.5μm的激光源,使其光束成形,以使得当激光器照射皮肤时,能量在待治疗区域上的分布是均匀的。更具体地,使光束成形为矩形以便匹配切口的几何结构,然后,以大小等于由激光束形成的矩形的长度的若干段来治疗切口。
该设备的困难在于以下事实:对于每一段,必须确定激光器的功率和曝光时间,以便将切口边缘加热至必须精确处于45℃至55℃之间的某一温度(低于45℃的温度是无效的,而高于60℃的温度则引起烧伤)。在该范围内,加热产生真皮中的热应力,其通过产生特定蛋白质(HSP:热休克蛋白)来表现,该热应力干扰自然愈合机制。因此,加热促进经历了切割的组织的更快更好的有机再生。最后,愈合因而被促进,并最终更不易看出来。
为了限制超过60℃从而烧伤患者的风险,可将所述激光器与文献WO2008/107563中所描述类型的安全带相组合。由于该激光器可仅在接近该带(例如小于5mm)时才被激活,所以该带确保使用者的安全。为了调节激光器的点火功率,另外存在根据患者皮肤类型的不同类型的带。实际上,可将皮肤类型分为不同类别(根据Fitz-Patrick测试分为六类:针对非常白的皮肤的感光I型至针对非常黑的皮肤的感光VI型)。因此,医师选择与患者感光型(phototype)相关的带,所述带允许激光设备根据患者的感光型调节其治疗参数(功率、时间)。
发明人表明,使用波长为1210nm而不是810nm的激光源,能够实现加热而几乎不受皮肤类型的影响。
然而,患者的感光型并不是影响激光设备治疗期间所达到温度(最终温度)的唯一参数;以下变量也具有影响:
-激光治疗前所述区域的温度(初始温度)。
-切口中、切口边缘和/或切口下血液的存在产生强烈的影响,这是因为血液比浅色皮肤加热得更快。当然,该因素显著依赖于手术的类型和医师的外科技术。发明人证实:在1210nm波长的情况下,纯血和无血皮肤表面经历差不多相同的加热。切口中存在的血量将对激光辐照区域的加热产生微弱影响,从而将对疤痕治疗产生微弱影响。
-经辐照组织的血管形成。组织越被加热的血液灌洗,其被加热得就越快,这仍是由于血液与皮肤的其他组分相比吸热更快这一事实。
-经历了切割的皮肤的厚度。目前,发明人观察到:用波长为1210nm的激光源实现的加热在至少2mm的深度上是均匀的。
这些参数在设备的常规使用期间难于测量,并且根据患者和医师的技术会变化极大。因此,难于准确地预测在使用激光设备治疗期间达到的温度,从而不能排除超过60℃(烧伤)或保持低于45℃的温度(无效治疗)的风险。
为了减轻类似困难,现有技术设计了在红外传感器(高温计)的控制下对由于放置激光设备而产生的皮肤温度上升进行控制,该红外传感器(高温计)实时监测患者皮肤的温度,且在必要时调节皮肤上激光束的功率。特别地,在专利US 5,409,481和专利申请US 2007/0179484中设计了此类设备的示意图。
事实上,已知对任何物体(body)温度的无接触测量可以通过测量由该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来实现。实际上,根据普朗克定律,每个物体均发射红外辐射,该红外辐射的波长和功率与温度相关。例如,300°K(23℃)的物体基本上发射波长在6μm至10μm范围内的红外辐射。
对于温度为Tobj的物体,每单位面积辐射的功率E通过下式给出:
其中,ε为所考虑的物体的发射率,其中σ为斯特番-波尔兹曼常数(Stefan-Boltzmann constant)。
用于皮肤科治疗的设备所用的激光源的波长为0.6μm至2.5μm。待测量的温度低于70°,其对应于在6μm至10μm范围内的热辐射。由于这两个范围没有重叠,因此在有激光辐射的情况下进行温度测量是可能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瓦科技公司,未经威瓦科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96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