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车辆的前照灯装置的方法和前照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1843.2 | 申请日: | 201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2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K.德克斯;M.弗里兹;B.贾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14 | 分类号: | B60Q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车辆 前照灯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前照灯装置的控制方法和一种包括控制器的车辆前照灯装置。
车辆前照灯的任务是,在能见度差的情况下,尤其在黑暗中,照明在车辆行驶方向上的周围环境,尤其行车道。除此之外,前照灯还用作其他交通参与者的识别标志。
已知为了沿行驶方向发射光而设置能够提供近光功能和远光功能的前照灯。其中远光功能用于非常广地照亮周围环境。不过远光功能的缺点是使其他交通参与者,尤其是在前行驶和迎面驶来的车辆的驾驶员眩目。反之,使用近光可产生一种光分布,它不使其他交通参与者眩目。然而对周围环境的照明远弱于远光功能。同时由于非常大的交通密度,只能极少地使用远光灯功能。因此需要提供这种前照灯装置,它们能提供比传统的近光功能更好的照明,但又不会如远光功能那样使其他交通参与者眩目。
由DE 10 2007 045 150 A1已知一种控制车辆前照灯装置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前照灯装置包括两个彼此间隔的前照灯,它们分别发射光束,用于产生总体光分布。此外,前照灯各包括一个遮光装置,为了改变总体光分布,遮光装置的位置可以改变。在此方法中,检测沿前照灯装置光照方向的交通参与者。当检测到这种交通参与者时,改变至少一个遮光装置的位置,使在总体光分布中朝检测到的交通参与者的方向形成具有较小照明距离的中间区域,以及在此中间区域两侧形成具有较大照明距离的侧面区域。其中,在中间区域内的尤其朝检测到的交通参与者方向的照明距离根据垂直角(亦即根据与交通参与者的间距)进行调整。光分布仅通过改变遮光装置的遮光板位置以及必要时通过绕垂直轴偏转前照灯的光照方向而产生。
DE 10 2007 028 658 A1介绍了另一种用于控制车辆前照灯装置的方法。在这里,前照灯装置有右和左前照灯单元,它们分别包括独立的近光前照灯和远光前照灯。在此方法中,检测沿前照灯装置光照方向的交通参与者。当检测到这种交通参与者时,远光前照灯产生的光分布改变侧向照明。独立的近光前照灯产生的光分布则保持不变。
最后,DE 10 2007 040 042 A1介绍了一种用于在车辆的车前区产生光束的系统。该系统由具有LED场的前照灯组成,该LED场包括多个可单独电控的发光二极管。此外,该系统还包括用于探测车辆周围环境内目标的目标探测装置,以及用于确定所发现的目标相对于本车辆的位置的定位装置。在此系统中这样控制各个发光二极管,使得在检测到的目标的区域内不超过光强的极限值。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方法和前照灯装置,借助它们可产生总体光分布,该总体光分布能尽可能好地照明车辆周围环境,而又不使其他交通参与者眩目。
按本发明该技术问题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方法以及在专利权利要求中说明的前照灯装置解决。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出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扩展设计。
按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车辆前照灯装置的方法,其中,前照灯装置有两个相间隔的前照灯,以及其中,检测沿行驶方向在车辆前方的交通参与者。此外可产生第一种总体光分布,其中在中轴线第一侧的照明距离大于在该中轴线的另一侧即第二侧上的照明距离。还可产生第二种总体光分布,其中该总体光分布可调整为,使它朝至少一个检测到的交通参与者的方向具有这样的照明距离,这一照明距离小于离检测到的交通参与者的间距,以及该总体光分布朝另一个方向具有这样的照明距离,这一照明距离大于离检测到的交通参与者的间距。此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从第一种总体光分布转换为第二种总体光分布时,首先至少一个前照灯的照明距离在中轴线第一侧至少减小到如此程度,使得此照明距离小于离检测到的交通参与者的间距并且然后产生第二种总体光分布。
中轴线尤其是指在直线道路中行车道之间的划分线。在这种情况下,中轴线的第一侧意味着是右侧行车道,以及中轴线的第二侧意味着是左侧的对向行车道。在靠左行驶的交通规则中,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应地互换。
按本发明,在本发明的不同方面中提供不同的总体光分布。此外,在这些总体光分布之间往复转换。下面定义这些总体光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18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