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6441.1 | 申请日: | 201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6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成濑英克;小岛洋一;大坪伸也;岛崎胜;川岛刚;佐佐木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4H9/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 ||
1.一种热交换器,上述热交换器在成为燃烧废气的通路的壳体内配设了多层吸热管,各吸热管的两管端与设在了壳体的侧板上的两个联管箱分别连接,通过燃烧废气对从外部配管通过联管箱送入吸热管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加热,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热管的两管端以规定的高低差配置;
在配设于上述吸热管的低位置侧的联管箱中,相对于在上下配设了的多个吸热管的管端开口部连续地相向地配置有排水板,该排水板用于形成当吸热管内排水时到达了该管端开口部的水的排水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水流路,由形成在了排水板上的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凹槽构成,
上述凹槽,槽宽比管端开口部的口径窄而且与管端开口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水流路,由管端开口部与排水板的间隙构成,
上述间隙,被设定在因水的表面张力而形成在管端开口部的水膜的隆起量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水板,由水透过构件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热管的低位置侧的管端开口部的下端,被设定在上述联管箱的外部配管连接用的连接口的下端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热管以朝前方下降的状态而且按照纵剖视的管截面相互成为交错的锯齿状的方式在上下配设;
在上述吸热管的低位置侧,最下层的吸热管的管端开口部被配置在从下起第二层的吸热管的管端开口部的后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内株式会社,未经林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64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警广播音箱
- 下一篇:一种具备驱蚊功能的电脑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