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耐震性能的窗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67116.7 | 申请日: | 201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7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吴相勋;李祥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釜山国立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
主分类号: | E06B1/04 | 分类号: | E06B1/04;E06B7/00;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 |
地址: | 韩国釜***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耐震 性能 窗门 系统 | ||
1.一种具有耐震性能的窗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框架,其为矩形框形态,设置在形成于建筑物的墙体上的矩形空间,用以设置窗门,所述主框架包括:
两个垂直框架部件,其相互垂直地设置并相互平行地隔开;
上部框架部件,用以连接所述垂直框架部件的上端部;
下部框架部件,用以连接所述垂直框架部件的下端部;
多个柱子部,位于所述主框架的内部,所述柱子部的一端部以固定在所述下部框架部件或上部框架部件的状态与所述垂直框架部件并排设置,在所述柱子部之间提供用以设置窗户的窗门设置空间,所述柱子部与所述垂直框架部件隔开设置;
支撑梁,其固定在所述柱子部的另一端部,向水平方向延伸并且所述支撑梁的两端部与所述垂直框架部件隔开;
减震装置,其固定在所述支撑梁和上部框架部件之间或是所述支撑梁和下部框架部件之间,用以接收从外部施加的水平荷重,并被可承受水平荷重以上的水平荷重屈服而塑性变形。
2.一种具有耐震性能的窗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框架,其设置在建筑物墙体上形成的矩形空间内,并用以设置窗门,所述主框架包括:
两个垂直框架部件,其垂直地设置并相互平行地隔开;
上部框架部件,用以连接所述垂直框架部件的上端部;
下部框架部件,用以连接所述垂直框架部件的下端部;
中间框架部件,在所述上部框架部件和下部框架部件之间向水平方向设置,用以连接两侧的垂直框架部件;
多个柱子部,其在所述主框架的内侧垂直地设置,并以固定在所述上部框架部件或下部框架部件的状态朝向中间框架部件延伸,在所述柱子部之间提供用以设置窗户的窗门设置空间,并与所述垂直框架部件隔开;
支撑梁,其以固定在所述柱子部的延伸端部的状态与所述中间框架部件并排设置,所述支撑梁的两端部与所述垂直框架部件隔开;
减震装置,其固定在所述支撑梁和中间框架部件之间,用以接收从外部施加的水平荷重,并被可承受水平荷重以上的水平荷重屈服而塑性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耐震性能的窗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子部包括:
以固定在所述上部框架部件的状态朝向中间框架部件延伸的多个上侧柱子部;以及,固定在所述下部框架部件并朝向中间框架部件延长的多个下侧柱子部,
所述支撑梁固定在所述上侧柱子部及下侧柱子部的延伸端部而位于中间框架部件的上、下方,
所述减震装置设置在所述中间框架部件和各个支撑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耐震性能的窗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装置是具有一定厚度及宽度的板状部件,其向所述支撑梁的长度方向延长设置,其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固定在主框架及支撑梁,并具有多个缝隙形态的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耐震性能的窗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装置沿着支撑梁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并在各个减震装置之间还设置有用以将支撑梁固定在主框架上的防脱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耐震性能的窗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装置以两个以上并排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耐震性能的窗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脱部是与所述减震装置垂直地设置,其为具有一定厚度的板状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耐震性能的窗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装置选自弹性、粘弹性、钢材、油、粘性减震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釜山国立大学校产学协力团,未经釜山国立大学校产学协力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71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