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耐震性能的窗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67116.7 | 申请日: | 201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7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吴相勋;李祥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釜山国立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
主分类号: | E06B1/04 | 分类号: | E06B1/04;E06B7/00;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 |
地址: | 韩国釜***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耐震 性能 窗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耐震性能的窗门系统。
背景技术
窗门,指的是在窗口或出入口等开口部设置,以使内部空间与外部隔离的各种窗或门。在建筑物中,这些窗门是为了采光或室内空气的循环而必须的,在建筑物施工时,在墙体的预定位置设置矩形的空间并将窗门设置在所述空间内部。
对于窗门的种类、大小、设置位置或数量等,除了空气调节或室内的保温或采光以外,还考虑到给建筑物施加的荷重而适当地进行设计。由于窗门一般设置在柱子和柱子之间的墙体,因此,窗门自身不会受到窗门无法承受的垂直荷重。建筑物的垂直荷重主要由柱子或耐力墙承受,窗门起到将室内和室外连接的作用。
另外,当强风吹打建筑物或发生地震时,给建筑物施加水平方向的荷重。水平荷重是将建筑物左右摇动的荷重,它将导致建筑物容易崩塌。发生地震时崩塌的建筑物或桥梁等几乎都是由水平荷重引起的。
并且,上述水平荷重集中在建筑物的窗门部分,使窗门很容易被破坏。因此,假设建筑物因地震而崩塌时,窗门所处的墙体会首先倒塌,使得受困在室内的人无法逃脱。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消除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耐震性能的窗门系统,本发明的窗门系统由水平荷重而塑性变形,特别是在塑性变形的过程中,其耐力持续上升并具有稳定的滞后特性,从而直到被破断之前为止能够稳定地维持窗门系统,同时窗门系统的减震装置吸收地震能,以执行防止建筑物结构体的损伤及提高耐震性能的功能,并且其施工作业与一般窗门相同,因此在建筑物施工时,可以新设置或拆除原来窗门并在其位置进行设置。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耐震性能的窗门系统,其特点在于,包括:主框架,其为矩形框形态,设置在形成于建筑物的墙体上的矩形空间,用以设置窗门,所述主框架包括:两个垂直框架部件,其相互垂直地设置并相互平行地隔开;上部框架部件,用以连接所述垂直框架部件的上端部;下部框架部件,用以连接所述垂直框架部件的下端部;多个柱子部,位于所述主框架的内部,所述柱子部的一端部以固定在所述下部框架部件或上部框架部件的状态与所述垂直框架部件并排设置,在所述柱子部之间提供用以设置窗户的窗门设置空间,所述柱子部与所述垂直框架部件隔开设置;支撑梁,其固定在所述柱子部的另一端部,向水平方向延伸并且所述支撑梁的两端部与所述垂直框架部件隔开;减震装置,其固定在所述支撑梁和上部框架部件之间或是所述支撑梁和下部框架部件之间,用以接收从外部施加的水平荷重,并被可承受水平荷重以上的水平荷重屈服而塑性变形。
并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耐震性能的窗门系统,其特点在于,包括:主框架,其设置在建筑物墙体上形成的矩形空间内,并用以设置窗门,所述主框架包括:两个垂直框架部件,其垂直地设置并相互平行地隔开;上部框架部件,用以连接所述垂直框架部件的上端部;下部框架部件,用以连接所述垂直框架部件的下端部;及,中间框架部件,在所述上部框架部件和下部框架部件之间向水平方向设置,用以连接两侧的垂直框架部件;多个柱子部,其在所述主框架的内侧垂直地设置,并以固定在所述上部框架部件或下部框架部件的状态朝向中间框架部件延伸,在所述柱子部之间提供用以设置窗户的窗门设置空间,并与所述垂直框架部件隔开;支撑梁,其以固定在所述柱子部的延伸端部的状态与所述中间框架部件并排设置,所述支撑梁的两端部与所述垂直框架部件隔开;及,减震装置,其固定在所述支撑梁和中间框架部件之间,用以接收从外部施加的水平荷重,并被可承受水平荷重以上的水平荷重屈服而塑性变形。
并且,所述柱子部包括:以固定在所述上部框架部件的状态朝向中间框架部件延伸的多个上侧柱子部;以及,固定在所述下部框架部件并朝向中间框架部件延长的多个下侧柱子部,所述支撑梁固定在所述上侧柱子部及下侧柱子部的延伸端部而位于中间框架部件的上、下方,所述减震装置设置在所述中间框架部件和各个支撑梁之间。
并且,所述减震装置是具有一定厚度及宽度的板状部件,其向所述支撑梁的长度方向延长设置,其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固定在主框架及支撑梁,并具有多个缝隙形态的孔。
并且,所述减震装置沿着支撑梁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并在各个减震装置之间还设置有用以将支撑梁固定在主框架上的防脱部。
并且,所述减震装置以两个以上并排地设置。
并且,所述防脱部是与所述减震装置垂直地设置,其为具有一定厚度的板状部件。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釜山国立大学校产学协力团,未经釜山国立大学校产学协力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71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