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70174.5 | 申请日: | 201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0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古贺正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FCI连接器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7 | 分类号: | H01R12/77;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蔡胜利 |
地址: | 新***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印刷 电路板 连接器 | ||
1.一种第一端子,包括:
第一上臂;
第一下臂,其与上臂相对定位;
第一联结部,其联结第一上臂的基部边缘与第一下臂;以及
第一基部臂,其在第二联结部处与第一下臂相联结,所述第二联结部定位在第一下臂的前边缘与第一联结部之间;其中
所述第一基部臂从第二联结部延伸越过第一上和第一下臂的前边缘,
用于与在柔性电路板的一个表面上的第一导体接触的第一电极形成在第一上和第一下臂中,用于连接至电路板的第二电极形成在第一基部臂中,所述第一上、第一下和第一基部臂在同一平面上并且第一基部臂与第一下臂隔开,由此在第一基部臂与第一下臂之间形成第一间隔。
2.一种第二端子,包括:
第二上臂;
第二下臂,其与第二上臂相对定位;
联结部,其联结第二上臂的基部边缘与第二下臂;
第二基部臂,其在第二下臂的基部边缘处与第二下臂相联结并沿与第二下臂相反的方向延伸;以及
第二负载部,其从联结部沿与第二上臂相反的方向延伸,其中
用于与在柔性电路板的一个表面上的第二导体接触的第三电极形成在第二上和第二下臂中,用于连接至电路板的第四电极形成在第二基部臂中,并且所述第二上、第二下和第二基部臂在同一平面上。
3.一种用于连接至平面柔性电路板的端部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
绝缘壳体,其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插入开口,所述柔性电路板将插入所述插入开口中;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第一端子,其在绝缘壳体中对齐;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个第二端子,其在绝缘壳体中对齐;
致动器,其安装在绝缘壳体上并能够相对于绝缘壳体枢转;其中
所述第一和第二上臂定位在插入开口的顶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下臂定位在插入开口的底表面上,
所述致动器设置有作用在第一端子上的第一凸轮和作用在第二端子上的第二凸轮,
当致动器被枢转时,所述第一凸轮使第一端子的第一电极接触柔性电路板的第一导体,由此使第一端子的第一下臂朝向第一端子的第一基部臂弹性变形,
所述第二凸轮使第二端子的第三电极接触柔性电路板的第二导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第二间隔形成在第二端子的第二下臂与插入开口的底表面之间,并且当第二端子的第三电极接触至柔性电路板的第二导体时,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下臂朝向插入开口的底表面弹性变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凸轮作用在第一上臂的定位在第一电极与第一端子的第一联结部之间的第一负载部上,
所述第二凸轮作用在第二负载部上,
当所述致动器被枢转时,所述第一凸轮通过向下推动第一端子的第一负载部而使第一端子的第一电极接触至柔性电路板的第一导体,所述第二凸轮通过向上提升第二端子的第二负载部而使第二端子的第三电极接触柔性电路板的第二导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固定耳片设置在连接器的在第一和第二端子对齐方向上的两端上,所述固定耳片在对应于致动器的枢转轴线的位置处设置有止挡部,并且所述止挡部防止致动器沿柔性电路板的插入方向脱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固定耳片设置有接合突起,所述接合突起与形成在柔性电路板中的缺口相接合,并且防止柔性电路板从连接器脱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FCI连接器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FCI连接器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701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