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状可降解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04228.4 | 申请日: | 201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8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任天斌;刘秋明;黄超;雷雪;侠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90 | 分类号: | A61F2/90;A61L31/04;A61L31/06;A61L31/14;A61L31/16;A61L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状 降解 血管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网状可降解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是由可降解聚合物细丝编制而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网状血管支架,细丝由可降解聚合物和一定含量的助剂组成,并将含药物和/或X光显影剂的可降解聚合物溶液在网状支架表面成膜,所述的可降解血管支架具有自膨胀功能;其中:可降解聚合物、助剂和药物的质量比为(60~95):(1~25):(0.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状可降解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聚合物采用聚乳酸、聚己内酯、聚羟基乙酸、聚已酸丙酯、聚羟基丁酸戊酯、聚乙二醇、可降解聚氨酯可降解聚合物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聚合物的共聚物或共混物,聚合物的分子量控制在0.1~80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状可降解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采用成核剂、增塑剂或增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状可降解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采用血小板功能抑制剂、抗凝血药物、抗增殖药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状可降解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可降解细丝的直径为0.1-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状可降解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支架的直径为1-50mm,长度为5-200mm。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状可降解血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混合阶段:取总质量60~85%的可降解聚合物和总质量1~25%的聚合物助剂,经真空烘干后将原料混合均匀即得混合原料;
(2)支架制备阶段:在100-200℃温度条件下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原料通过设备制成可降解细丝并在一定形状的模具上编制成网状支架;
(3)支架覆膜阶段:加入溶剂将总质量0.1~10%的可降解聚合物和总质量0.1~30%的药物和/或X光显影剂配成0.01~0.4g/ml溶液,采用喷涂或浸泡的方法使溶液在网状支架表面成膜,最后用过氧乙烷熏蒸灭菌处理,即得网状可降解血管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3)中的可降解聚合物均采用聚乳酸、聚己内酯、聚羟基乙酸、聚已酸丙酯、聚羟基丁酸戊酯、聚乙二醇、可降解聚氨酯可降解聚合物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聚合物的共聚物或共混物,聚合物的分子量控制在0.1~80万;所述溶剂采用二氯甲烷、氯仿、丙酮、甲醇、乙醇、四氢呋喃、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乙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或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42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气再循环系统
- 下一篇:配有低压EGR系统的内燃机进气歧管内氧水平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