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米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5192.1 | 申请日: | 201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8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庆录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庆录 |
主分类号: | A23L1/10 | 分类号: | A23L1/10;A23L1/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粒状食物的生产方法,特别涉及以提高玉米面粉的抗性淀粉含量,利用热糊化处理方法深加工农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根据有关科学研究论断“抗性淀粉定义为在小肠内不易被吸收的一类淀粉”,是在小肠中不能被酶解,但在人的肠胃道结肠中可以与挥发性脂肪酸起发酵反应的一类淀粉结构,对人体健康有益。
世界范围内公认的食品中含抗性淀粉,最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标准含量是10%。国内外目前制作抗性淀粉的工艺,多是采用酶催化的方法,形成较高含量(60%~70%)的淀粉类产品,再回添到食品中应用。一般添加量可使食品中的抗性淀粉量达到10%。这种方法生产的抗性淀粉,有着口感较差、食用性较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抗性淀粉在玉米类食品中的含量,以达到10%的这一最有利于健康的理想含量。同时,使产品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并通过和大米等常用主食的伴用,达到简单方便的实用性。
本发明中玉米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对原料玉米进行脱胚去皮;
(b)对已脱胚去皮的玉米进行粉碎,使其成粉状;
(c)对上述玉米粉加水进行高温挤压,使其成米粒状;
(d)对米粒进行烘干。
其中原料玉米是经过自然冻干或是风干的玉米;
其中粉碎是利用石碾原理,采用对辊工艺进行粉碎;
其中加水达到玉米粉质量的20-45%;其中挤压温度150℃-160℃。
对玉米粉加水通过挤出机螺旋推进轴的挤出压力和温度的双重作用,挤出的粒状米的直径为40mm-60mm;
对米粒进行烘干是在60℃-65℃温度下进行烘干15-20h,使米粒所含的水分降至12%-15%。
采用热糊化工艺及热冷交替干燥技术,使产品中的抗性淀粉含量已提高至10%,并具有良好的适口性。该项创新技术,一是利用热糊化工艺,使玉米面的糊化度达到94%以上(检测的结果糊化度为94.27,;二是在干燥过程中,采用加热祛湿、冷风祛湿技术交替使用,使产品中的抗性淀粉含量到达增殖的效果。
本技术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玉米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对原料玉米进行脱胚去皮;
(b)对已脱胚去皮的玉米进行粉碎,使其成粉状;
(c)对上述玉米粉加水进行高温挤压,使其成米粒状;
(d)对米粒进行烘干。
秋季玉米收获后用,储存于高架的玉米仓中。这种储存的好处主要有,一是能够做到使收获后的玉米经过完整的后成熟期,使玉米芯中的营养完全吸收到玉米颗粒中,这样保存的玉米做到了营养最大化;二是不用物理方法烘干脱水,只需经过冬季的自然冻干及风干,可消除粮食中病虫害,不用药物熏蒸即可预防虫蛀及粮食变性,也预防了药物熏蒸粮食带来的药物残留和污染。
将原料玉米用脱皮机进行两次脱胚去皮,使玉米失去粗糙感,食用时,有良好的口感,滑润肠道。
将已脱皮胚的玉米利用石碾原理,采用对辊工艺进行粉碎,对玉米粉用60到100目的筛子过滤。
向玉米粉内加水至含量在20-45%,然后将含水的玉米粉在螺旋挤式挤压机的螺旋推进轴的挤出压力和挤压温度150℃-160℃的双重作用下,挤出的直径为40mm-60mm粒状的玉米米。在特定参数的螺旋推进轴的挤出压力和温度的双重作用下,能够使玉米粉形成胶状的半透明体,增加了密度,增强了玉米的糯性,使玉米具有了易煮和耐煮的特性。再食用时与大米或其它谷物等一起煮粥,焖饭可以同时煮好。这就为人们食用玉米提供了方便,改变了传统食用玉米的观念和口感。
将玉米颗粒在干燥温度为60℃-65℃下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时间15-20h。例如在装有风扇的加热炉或其它鼓风炉中烘烤。
本发明的玉米米的生产方法,还可用于生产小麦米、燕麦米、高梁米、稻谷米、谷子米等所有谷类(物)和小杂粮的全谷类粒状米,在玉米米或其它粒状米的制造过程中也可加入一些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食品成分,如采用本技术生产玉米米的过程中还可以很方便的添加各种营养强化物质,如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元素,并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庆录,未经赵庆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51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滤光片角度调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实现多路音视频通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