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锌合金金属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1053.8 | 申请日: | 201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5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余水;邓小辉;李明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71/02 | 分类号: | B01D71/02;B01D67/00;B01D69/10;C23C14/32;C23C14/34;C23C14/18;C22C9/04;C22C18/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锌合金 金属 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净水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铜锌合金金属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清洁安全的饮用水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水是各类病菌传播的主要载体,人类所患疾病的80%与水污染有关。获得干净安全的饮用水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议题。而另一方面,水的污染却是日趋严重,江河湖泊等地表水及部分地区的地下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性的缺水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饮用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有可溶性的重金属离子、砷离子、微量有机污染物、消毒副产物、硝酸盐、亚硝酸盐及病原菌、病毒和病原微生物等。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净水材料主要有活性炭、分子筛、凯得菲(KDF)和纳米滤膜等。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径的炭化物,有极丰富的孔隙构造,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它的吸附作用由物理及化学的吸附力而形成的,其外观色泽呈黑色。活性炭的主要功能是去除部分余氯及吸附异味,能净化水质,令水质口感清甜。活性炭的主要成份除了炭以外,还包含了少量的氢、氮、氧,其结构外形似以一个六边形,由于不规则的六边形结构,确定了其多体积及高表面积的特点,每克活性炭所具有的有比表面相当于1000m2之多。
凯得菲是高纯度的铜/锌合金颗粒,它通过微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水处理工作,当与水接触时,合金中的两种金属在亚微观尺度上构成无数小的原电池系统,这种材料在水中具有强大的反应能力和极快的反应速度,可以清除水中高达99%的氯和水中溶解的铅、汞、镍、铬等金属离子和化合物。对抑制细菌、真菌、污垢、水藻的滋生效果卓著。
中国专利ZL200610034167.5公开一种多元金属簇净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金属银、铜、锌、稀土等金属的化合物配置为水溶液后,将其加入到多孔材料中形成结合体,再将结合体焙烧后,通入还原剂而获得净水材料的方法。该发明的不足之处在于引入金属源为这些金属的化合物如硝酸银,硫酸铜等容易将大量的有害的阴离子载留在多孔材料中,将这种净水材料去净化水时,会使净化后的水中NO3-1、SO4-2等离子溶度大幅增加,使净化后的水质变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锌合金金属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铜锌合金金属纳滤膜的组分及其按质量百分比的含量为:
铜40%~50%、锌50%~60%;或
铜80%~90%、锌20%~10%。
本发明所述铜锌合金金属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基材放入物理气相沉积(PVD)真空设备中,抽真空,对基材清洗与活化;
在步骤1)中,所述基材可选自活性炭或陶瓷材料等;所述活性炭可选自颗粒、片状、碳棒或碳纤维等活性炭;所述陶瓷材料可选自陶瓷球、陶瓷片、陶瓷膜或陶瓷管等;所述对基材清洗与活化,最好是抽真空至真空度达到10-2Pa时,对基材清洗与活化;所述活化可采用等离子辉光进行活化,活化的工艺条件可为离子源电流0.3~0.5A,偏压80~150V,占空比50%~80%,氩气流速10~100SCCM,氧气流速10~150SCCM,炉内真空压力0.1~0.3Pa,活化时间5~10min,以达到清洁及化活化基材表面的目的,提高抗菌除氯膜与基材间的结合力。
2)对基材进行物理气相沉积,在基材上镀铜锌合金纳滤膜。
在步骤2)中,所述进行物理气相沉积的方法可采用电弧法或中频溅法等,所述电弧法的工艺条件可为:靶电源电流60~100A,偏压80~150V,氩气流速20~100SCCM,炉内真空压力0.1~0.3Pa,镀膜时间10~20min;所述中频溅射法的工艺条件可为:中频电源功率6~9kW,偏压80~150V,氩气流速20~100SCCM,炉内真空压力0.1~0.3Pa,镀膜时间10~20min;所获得的铜锌合金纳滤膜的厚度可为0.1~0.5μm,孔径为10~20nm。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10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组合配方
- 下一篇:一种当归中药成分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