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1972.5 | 申请日: | 201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8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金一;李博;李贞;吉顺莉;王成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357 | 分类号: | A61K31/357;A61K47/24;A61K9/127;A61P35/00;A61J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蒿素 磷脂 复合物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为双氢青蒿素与磷脂以质量比1∶0.1~10的复合物;所述磷脂为天然磷脂或合成磷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物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按照配比量,将双氢青蒿素与磷脂加入有机溶剂A中,30~60℃反应0.5~4h至反应液澄清,将反应液30~60℃减压旋蒸,除去有机溶剂,干燥,即得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所述双氢青蒿素与磷脂的质量比为1∶0.1~10,所述的有机溶剂A为下列之一: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正己烷、环己烷、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或丙酮,所述的磷脂为天然磷脂或合成磷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磷脂包括大豆卵磷脂和蛋黄卵磷脂;所述合成磷脂包括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磷脂酰甘油、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油酰磷脂酰胆碱或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A为下列之一: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或丙酮。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所制备的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体制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用原料组成的组合物制成脂质体,再与药物可接受的冻干保护剂制成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脂质体制剂,所述药用原料质量组成如下:0.1~10份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1~80份磷脂或1~80份磷脂和0~50份胆固醇;所述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中双氢青蒿素与磷脂的质量比为1∶0.1~10,所述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中的磷脂与所述药用原料中的磷脂各自独立为天然磷脂或合成磷脂。
6.如权利要求5的所述的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冻干保护剂为下列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组合:海藻糖、乳糖、蔗糖、甘露糖或葡萄糖。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体制剂按照以下步骤制得:(1)按照配比量,将双氢青蒿素、磷脂加入有机溶剂A中,氮气保护下,30~60℃水浴加热搅拌0.5~2h至溶液澄清透明,将反应液减压旋蒸除去有机溶剂A,干燥得到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所述的有机溶剂A为下列之一: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正己烷、环己烷、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或丙酮;(2)将步骤(1)得到的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与组方量的磷脂或组方量的磷脂和胆固醇混合,加入有机溶剂B,在氮气保护下,30~60℃水浴加热搅拌,使溶液澄清透明,所得溶液转移至茄型瓶中,减压蒸发,除去有机溶剂B,并在瓶壁形成一层透明薄膜,加入pH5.0~7.4的缓冲溶液充分水化,过聚碳酸酯膜或微射流进行均质处理,制得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脂质体;所述的有机溶剂B为下列之一:氯仿、甲醇或丙酮;(3)将步骤(2)制得的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脂质体,加入冻干保护剂,并使其充分溶解,混匀,随后分装,冻干,即得双氢青蒿素脂质体冻干制剂,所述的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脂质体与冻干保护剂的质量比为1∶1~2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加入pH5.0~7.4的缓冲溶液充分水化,所述的缓冲溶液为下列之一:磷酸盐缓冲液、蒸馏水、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脂质体中加入冻干保护剂,充分溶解,过聚碳酸酯膜或者微射流进行均质处理,使脂质体平均粒径≤300nm,分装,冻干,即得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脂质体制剂;所述的聚碳酸脂膜为粒径200nm,连续过膜均化10~20次;所述的微射流均质处理是先以5000psi处理3个循环,然后以10000~15000psi处理6~10个循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19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