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链含磷酸侧链的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2175.9 | 申请日: | 201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8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胡继文;卢汝烽;张干伟;肖定书;胡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佛山市功能高分子材料与精细化学品专业中心 |
主分类号: | C08F283/04 | 分类号: | C08F283/04;C08F8/40;C08F8/12;C08G73/10;H01M8/02;H01M2/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地址: | 51065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链含 磷酸 聚酰亚胺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长链含磷酸侧链的聚酰亚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平均相对分子量为10000~1000000:
其中,R1为或
R2为
n为5~5000之间的整数;
Q为氢或J;J为
R3为
k为0、1或2;
x和y为1~25之间的整数,并且x+y≤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链含磷酸侧链的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在保护气体氛围中,将含酚羟基的芳香二胺单体与二酸酐在有机溶剂A和二甲苯中溶解,低温条件下进行缩聚反应,然后升温脱水反应,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及杂质,得到化合物a;
所述的含酚羟基的芳香二胺单体为
所述的二酸酐为
(2)将步骤(1)所得化合物a溶解于有机溶剂B中,加入溴化试剂和碱性物质,反应得到化合物b;
(3)将步骤(2)所得化合物b溶解在有机溶剂B中,加入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三甲基硅封端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氯化亚铜、氯化铜和配基,反应体系除水除氧后进行反应,终止反应分离提纯后得到化合物c;
(4)将步骤(3)所得化合物c溶解在有机溶剂B中,滴加酸性溶液,常温下反应,反应产物分离提纯后得到化合物d;
(5)将步骤(4)所得化合物d在保护气体氛围下,溶解在有机溶剂B中,-20~10℃下加入三乙胺、氯化亚铜和磷化试剂,反应5~24小时,除去杂质,得到化合物e;
(6)将步骤(5)所得化合物e溶解在有机溶剂B中,加入三甲基卤硅烷进行水解,水解反应结束后除去有机溶剂B,得到长链含磷酸侧链的聚酰亚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链含磷酸侧链的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含酚羟基的芳香二胺单体与二酸酐的摩尔比为1∶(1~1.6);所述含酚羟基的芳香二胺单体和溶剂A的质量比为1∶10~100;所述有机溶剂A与二甲苯体积比为2∶1;所述有机溶剂A为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或间甲酚;所述保护气体为氮气;所述低温条件为温度-10~10℃,缩聚反应的时间为3~20小时;所述升温为升至温度100~200℃,脱水反应的时间为3~24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链含磷酸侧链的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化合物a、溴化试剂与碱性物质的摩尔比为1∶1~10∶1~10;所述化合物a与有机溶剂B的质量比为1∶1~100;所述有机溶剂B是氯仿、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氧六环、吡啶和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以上;所述溴化试剂是2-溴丙酰溴、2-溴丁酰溴或2-溴异丁酰溴;所述碱性物质是三乙胺;所述反应的温度是0~50℃,反应的时间为1~10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链含磷酸侧链的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化合物b、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三甲基硅封端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氯化亚铜、氯化铜和配基的摩尔比为1∶1~25∶1~25∶1~10∶0.01~0.1∶1~10;所述化合物b与有机溶剂B的质量比为1∶10~100;所述反应的温度为40~100℃,时间为8~36小时;所述配基为吡啶或联二吡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链含磷酸侧链的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化合物b和有机溶剂B的质量比为1∶10~100;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0~35℃,反应的时间为3~10小时;所述酸性溶液为盐酸、硫酸、硝酸或乙酸,酸性溶液的加入量为有机溶剂B体积的0.1%~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链含磷酸侧链的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化合物d、三乙胺、氯化亚铜和磷化试剂的摩尔比为1∶(1~25)∶(0.1~2.5)∶(1~25);所述化合物d与有机溶剂B的质量比为1∶10~100;所述磷化试剂为氯磷酸二乙酯、溴乙基磷酸二乙酯或碘甲基磷酸二乙酯;所述反应的温度为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佛山市功能高分子材料与精细化学品专业中心,未经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佛山市功能高分子材料与精细化学品专业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21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用纳米载体联用技术制备功能性食品
- 下一篇:抗癌型木糖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