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线框架贴膜电镀工艺及其专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7556.6 | 申请日: | 201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8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孝龙;陈明明;李靖;袁浩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7/06 | 分类号: | C25D7/06;C25D5/02;C25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2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线 框架 电镀 工艺 及其 专用 装置 | ||
1.一种引线框架贴膜电镀工艺,包括对行进中的引线框架基材带(8)进行预热、贴膜、电镀和撕膜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①切割:选用与所述引线框架基材带(8)等宽的粘膜带(6),根据引线框架成品未电镀区域的裸面(68、69)宽度及其相对于两侧边的距离,切割形成多条相对应宽度的护膜(63、64、65、66、67);
②分选:将需粘贴于所述引线框架基材带(8)的护膜(64、66)作为贴膜(61)引入导模(26);将分别对应于插脚(3)电镀层(71)、键合焊脚(4)电镀层(72)、固定块(1)电镀层(73)的护膜(63、65、67)则作为废膜(62)引出至废膜盒(25);
③压膜:所述导模(26)将所述贴膜(61)推近至所述引线框架基材带(8)表面,由一对压辊(27)进行压贴,使所述护膜(64、66)与所述引线框架基材带(8)表面贴合;
在上述工序中,所述引线框架基材带(8)和所述粘膜带(6)分别由多个牵引辊(22)同步牵引行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引线框架贴膜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工序包括对所述引线框架基材带(8)进行酸洗、漂洗和烘干;所述电镀工序包括对贴合有贴膜(61)的所述引线框架基材带(8)进行电镀;所述撕膜工序包括对电镀后仍贴在所述引线框架基材带(8)表面的所述贴膜(61)撕除,露出引线框架成品未电镀区域的裸面(68、69)。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引线框架贴膜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多个牵引辊(22)中至少有一个牵引辊(22)设有张力传感器(23),所述张力传感器(23)信号与牵引辊驱动电机控制器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引线框架贴膜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膜带(6)基材为PET料,厚度在0.02-0.08mm。
5.一种引线框架贴膜电镀专用装置,包括依次相连接的预热装置(10)、贴膜装置(20)、电镀装置(30)和撕膜装置(40);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装置(20)包括设于引线框架基材带(8)两侧的一对相同贴膜机(5),所述贴膜机(5)机架(9)设有轮盘(21)、多个牵引辊(22)、刀模(24)和导模(26);所述机架(9)尾部设有废膜盒(25),所述轮盘(21)装载有与所述引线框架基材带(8)等宽的粘膜带(6);所述刀模(24)设有多把刀片(242);所述贴膜机(5)机架(9)在位于所述刀模(24)出口一侧还设有导辊一(28)和导辊二(29),在所述引线框架基材带(8)两侧设有一对压辊(27);所述导模(26)设于靠近所述压辊(27)咬入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引线框架贴膜电镀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多个牵引辊(22)中至少有一个牵引辊(22)设有张力传感器(23),所述张力传感器(23)信号与牵引辊驱动电机控制器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引线框架贴膜电镀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模(24)包括设有内衬轴(245)、固定于所述贴膜机(5)机架(9)的支座(243),所述内衬轴(245)套设有多个垫圈(241),所述垫圈(241)高度根据引线框架成品未电镀区域的裸面(68、69)宽度及其相对于两侧边的距离而确定,相邻的上下两个垫圈(241)之间设有刀片(24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引线框架贴膜电镀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模(26)贯穿有轴孔(261)和固定孔(262),所述导模(26)前端下侧(264)为光滑的圆弧形,顶端(263)尖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引线框架贴膜电镀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膜带(6)基材为PET料,厚度在0.02-0.0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755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簧以及透镜驱动装置
- 下一篇:移动终端与外部设备连接的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