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7992.3 | 申请日: | 201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3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南里彻;石彻白敬;丸山裕;山岸良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 | 分类号: | H04B1/38;H01Q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天线装置的无线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电视广播接收机、无线LAN子机等无线通信设备具有用于接收/发送电波的天线装置。天线装置构成为与特定频带的电波谐振。已知天线装置如果类型相同,则其尺寸越大接收灵敏度越佳。
另外,近年来正在研究提供提高了设计性的无线通信设备(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无线通信设备具有壳体和配置于壳体内的天线装置,该壳体具有人形的外观形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262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无线通信设备为在壳体内配置有天线装置的结构,从而存在以下问题。
具体地说,存在如下的问题:壳体内的空间有限,天线装置的尺寸受到限制,因此难以实现接收灵敏度的改善。另一方面,存在如下的问题:当想要增大天线装置的尺寸时,不得不变更壳体的形状,从而有损于设计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无损于设计性而改善天线装置的接收灵敏度的无线通信设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本发明的第一特征是一种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设备100),具备天线装置并具有模仿了原型设计的外观形状,该无线通信设备的要旨在于,具备:主体部(例如躯干部110),其具有与上述原型外的第一部分(例如躯干)相对应的外观形状;以及延出部(例如臂部120R),其具有与上述原型外观的第二部分(例如臂)相对应的外观形状,该延出部从上述主体部延伸并且至少一部分由导体形成,其中,上述延出部构成上述天线装置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第一特征,构成为具有与原型外观相对应的外观形状的延出部作为天线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而发挥功能。由此,能够将与原型外观相对应的外观形状积极地活用为天线装置,因此能够无损于设计性而增大天线装置的尺寸,从而能够改善天线装置的接收灵敏度。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的要旨在于,与本发明的第一特征有关,大致整个上述延出部是由导体形成的,上述延出部通过铸造而形成为一体。
根据第二特征,通过将具有与原型外观相对应的外观形状的延出部的大致整体设为导体,能够无损于设计性而增大天线装置的尺寸。
另外,为了制造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无线通信设备,需要制造壳体的工序、制造天线装置的工序、将天线装置嵌入壳体内的工序,从而存在制造时工序较多的问题。
而另一方面,在第二特征中,通过铸造将延出部形成为一体,由此能够省略制造壳体的工序和将天线装置嵌入壳体内的工序,能够简化制造工序。
本发明的第三特征的要旨在于,与本发明的第一特征有关,上述延出部具备:信号线路(信号线路125a、信号线路126a或者信号线路127a)和接地线路(接地线路125c、接地线路126c或者接地线路127c),它们分别由导体形成;以及隔离体(隔离体125b、隔离体126b或者隔离体127b),其由电介质形成,设置于上述信号线路与上述接地线路之间。
根据第三特征,能够将具有与原型外观相对应的外观形状的延出部构成为天线装置的同轴线路或分布常数电路等而发挥功能,因此能够无损于设计性而改善天线装置的接收灵敏度。
本发明的第四特征的要旨在于,与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特征中的任一项特征有关,还具备天线元件(天线元件150),该天线元件具有与上述原型设计的第三部分相对应的外观形状,能够安装在上述延出部上或从上述延出部拆下,上述延出部具有露出导体的露出部分(露出部分122a),上述天线元件与上述露出部分相连接,构成上述天线装置的一部分。
根据第四特征,具有与原型外观相对应的外观形状的天线元件构成天线装置的一部分,由此能够将与原型外观相对应的外观形状积极地活用为天线装置。另外,在不使用时能够将天线元件拆下,从而能够防止天线元件的破损。另外,为了对应于不同频带的无线,能够更换使用尺寸以及外观不同的多种天线元件中的某一个。
本发明的第五特征的要旨在于,与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四特征中的任一项特征有关,上述延出部与上述主体部分开构成。
根据第五特征,通过分开构成延出部与主体部,能够使延出部的加工变得容易,有助于提高设计性。
本发明的第六特征的要旨在于,与本发明的第五特征有关,上述延出部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上述主体部进行转动。
根据第六特征,通过将延出部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主体部进行转动,能够由用户对延出部的角度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实现接收灵敏度的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79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