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孔-介孔复合Fe-ZSM-5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8667.9 | 申请日: | 201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5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东;张富民;陈希;钟依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9/46 | 分类号: | B01J29/46;C07C39/04;C07C37/60 |
代理公司: | 金华科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3 | 代理人: | 胡杰平 |
地址: | 321004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孔 复合 fe zsm 分子筛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Fe-ZSM-5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和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造酚醛树脂,双酚A及己内酰胺。目前工业生产苯酚最主要的方法为异丙苯法,其不仅消耗国家战略资源丙烯,且具有投资费用高,反应流程复杂,环境污染大,副产丙酮等诸多缺点,不符合现代环保要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与传统生产苯酚方法相比,更为经济、环保的苯直接氧化制取苯酚(BTOP)催化新工艺逐渐受到学术界与工业界的重视。其中美国Solutia公司和俄罗斯Boreskov催化研究所共同研究开发的以N2O为氧化剂,Fe-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苯羟基化制取苯酚的AlphOx工艺最具吸引力。该工艺不仅可以利用己二酸工业生产中的废N2O,还可将苯酚生产装置与己二酸生产装置有效整合,所得苯酚选择性高,是环境友好型化学过程。然而Fe-ZSM-5催化剂连续运转周期较差,离工业化仍有一定距离。这主要是因为Fe-ZSM-5是一种微孔材料,反应物苯和产物苯酚在分子筛孔道中的传递受到限制,产物苯酚易深度氧化造成催化剂积炭失活所致。
对沸石进行后处理来提高其传质性能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水热处理或酸处理脱除分子筛骨架Al而产生介孔,然而脱除的Al物种可能堵塞分子筛孔道,实际不能明显改善沸石的传质性能。碱处理是另外一种改性方式,吕仁庆等(吕仁庆等,催化学报,2002,23(5),421-424)考察了不同温度下用含10wt.%NH3的水蒸汽处理HZSM-5沸石(n(Si)/n(Al)=25)孔结构的变化规律。发现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HZSM-5的结构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减小,二次孔体积及外表面积有增大的趋势。肖强等(肖强等,催化学报,2005,26(3),243-247)研究了碱处理对丝光沸石物相、酸性质和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碱处理含有模板剂的丝光沸石的相对结晶度、酸量、比表面积和孔容都增大,碱处理已脱除模板剂的丝光沸石的相对结晶度、酸量、比表面积和孔容都减小,碱处理后的丝光沸石催化性能明显提高。
最新的研究表明,碱处理通过选择性控制脱Si使分子筛产生介孔,且产生的介孔并与微孔保持相通,从而缩短分子在沸石微孔孔道中的扩散距离,提高了沸石的传质性能(Groen J C,et al,J.Am.Chem.Soc.,2007,129(2),355-360;Pérez-Ramírez J,et al,Chem.Soc.Rev.2008,37,2530-2542)。碱处理改性后,材料晶体的微孔结构及酸性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介孔的产生有利于物质的传递,而微孔作为一种微反应器,不仅提供了反应活性中心或吸附位,而且对分子的形状和大小具有选择性。尽管碱处理是一种得到介孔沸石分子筛的有效方式,然而该方法对含铁的微孔Fe-ZSM-5沸石分子筛是否有效,碱处理条件是否需要优化,改性后Fe物种的含量、存在形式是否发生改变,碱处理后催化剂在BTOP反应中催化性能提高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关于这些问题尚未见公开报道。
1983年,Iwamoto等人(Iwamoto M,et al,J.Phys.Chem.,1983,87(6),903-905)首次采用N2O为氧化剂,完成了苯一步合成苯酚的常压气相反应。
美国专利US5001280(1991)提供了一种用于N2O氧化苯制备苯酚的ZSM-5催化剂,在沸石硅铝比为120,反应温度为400℃,苯∶惰性气体∶N2O=2∶5∶8的条件下,苯的转化率可达16%,苯酚的选择性为95%。
Panov等人对以N2O为氧化剂,以金属改性ZSM-5沸石为催化剂,苯直接合成苯酚的反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申请了一系列专利,如美国专利US5110995(1992),US5672777(1997),US5756861(1998),中国专利CN1071729C(2001);世界专利WO9527691(1998)等。其中在中国专利CN1071729C中,在以含铁的ZSM-5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430℃时,苯酚的收率依然较低,只有5%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86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