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31074.8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2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袁吕江;李学刚;金清;邓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5/08 | 分类号: | A01N65/08;A01P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壳斗科 植物 提取物 抗菌 活性 提取 方法 | ||
1.提高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取干燥的壳斗科植物叶,按固液质量比为1∶5~10加入质量分数为2%~10%的盐酸溶液,浸泡12~24小时,再回流提取2~3次,每次0.5~2小时,合并提取液;
b、将步骤a所得提取液用碱调节pH值至中性,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干燥,即得具有抗菌活性的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是取干燥的壳斗科植物叶,按固液质量比为1∶7~10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浸泡12小时,再回流提取3次,每次0.5小时,合并提取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碳酸钠的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提高壳斗科植物叶提取物抗菌活性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斗科植物为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青(Cyclobalanopsis glauca)或槲栎(Quercus alien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107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