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组SOC计算精度的检测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31319.7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9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成;洛志宏;黎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佳华利道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组 soc 计算 精度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OC (State of charge,剩余电量)计算精度检测,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组SOC计算精度的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越来越多的采用将多个单体电池并串联后组成的电池组作为其储能单元。电池管理系统需要对电池SOC进行计算,并将SOC值作为控制策略的参考变量之一,SOC的计算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控制策略的确定和燃油经济性。因此,在电池管理系统完成后,对其关于电池组SOC计算精度的评测就显得极为重要。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专门用于电池组SOC计算精度评测的专门装置和方法。目前应用中,均将带有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组直接连接于电动汽车(含混合动力汽车)试验台架上,或试验车中,在系统模拟实际工况运行结束后,再通过标准放电试验检测电池组SOC计算误差。而这种方法耗时长,成本高,并且难以对电池组温度进行控制,无法获得各种温度下电池组SOC计算的精度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电池组SOC计算精度的检测装置及其方法,效率高、成本低且能对温度进行有效控制。
本发明的第一个技术问题这样解决:构建一种电池组SOC计算精度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检测模块调节温控装置使电池模块和电池管理模块的环境温度恒定于期望值 ;
控制检测模块按实际汽车行驶工况下电池模块充放电模型控制充电模块和放电模块在0到时间内对所述电池模块充放电,记录时间时所述电池管理模块输出的SOC值c%;
C控制检测模块控制放电模块对所述电池模块恒流放电至对应截止电压获得所述电池模块的真实SOC值,则SOC值计算误差为c%-真实SOC值。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还包括:
将n个组成被测电池组的同批次单体电池串接成电池模块,所述被测电池组包括a个并联模块、每个并联模块由b个单体电池串接而成,(或者所述被测电池组由b个模块串联组成,每个模块由a个单体电池并联而成),a、b、n为自然数;
将被测电池组的电池管理系统中电压采样电路的放大倍数调整至倍,并将电池模块的功率电线在该电池管理系统中电流传感器上同方向缠绕a圈,改造后作为所述电池管理模块;
所述步骤C具体是:控制检测模块控制放电模块以恒流放电至电池模块电压为,记录此恒流放电时间,则恒流放电前电池模块的真实SOC值为,电池管理模块对SOC值计算误差为,其中:是被测电池组额定容量,是被测电池组标准放电电流,是被测电池组标准放电截止电压。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所述电池模块是一个以上,每次仅取一个电池模块进行检测、获取对应SOC值计算误差,则该电池管理模块的SOC计算精度取所述SOC值计算误差中最大值。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所述期望值和时间是任意指定值。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还包括通过模拟仿真或实际工况下测量得到被测电池组的充放电模型,进而获得所述电池模块的充放电模型其中:是被测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是所述电池模块的充放电电流,t是工作时间。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所述改造还包括屏蔽掉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中单体电池检测部分。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问题这样解决:构建一种电池组SOC计算精度的检测装置,包括电池模块和电池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充电模块,与所述电池模块电连接,用于根据控制信号对所述电池模块充电并调节充电电流大小;
放电模块,与所述电池模块电连接,用于根据控制信号对所述电池模块放电并调节放电电流大小;
内置充放电模型的控制检测模块,控制连接所述充电模块和放电模块,并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通讯连接。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装置,所述电池模块和电池管理模块包括但不限制于以下两种形式:
㈠所述电池模块是被测电池组,所述电池管理模块是该被测电池组的电池管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佳华利道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佳华利道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13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