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活醇作为烷基化试剂制备2-(N-烷基)氨基苯并噻唑衍生物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32872.2 | 申请日: | 201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0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单海霞;康麒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77/82 | 分类号: | C07D277/82;C07D41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活 作为 烷基化 试剂 制备 烷基 氨基 噻唑 衍生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N-烷基)氨基苯并噻唑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N-烷基)氨基苯并噻唑衍生物是许多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结构单元 (S. Huang et. al,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8, 18, 2324; Z. Y. Sun et al,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9, 19, 6801),也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J. Patman et al,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7, 17, 2540; C. Liu et al,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8, 18, 1874), 这类化合物也展现出广阔的药理和生理活性,例如作为组胺酶H3抑制剂和神经肽抑制剂(I. D. Linney et al, J. Med. Chem., 2000, 43, 2362; U. Z. Y. Sun et al.,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9, 19, 6801)。
正由于2-(N-烷基)氨基苯并噻唑衍生物非常重要,所以发展简单和高效合成方法来制备这类化合物一直被重视。目前,最重要和广泛使用的合成方法是钯或铜催化环构邻卤代苯基硫脲,这种方法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催化剂,而且通过多步反应才能获得开始反应原料邻卤代苯基硫脲。此外,反应生成氢卤酸为副产物,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而且反应的原子效率也低。(L. L. Joyce et al, Chem. Commun., 2004, 446; P. Saha et al, J. Org. Chem., 2009, 74, 8719)。
最近,马大为研究小组报道了一种Ullmann 偶联类型的三组分合成方法可以用来制备这类化合物,该反应的优点是起始于容易获得的邻卤代苯胺,通过一锅法得到目标化合物。但是该方法需要使用当量或者当量以上的铜盐和碱(D. Ma at al, Angew. Chem. Int. Ed., doi/10.1002/anie.201005787)。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2-(N-烷基)氨基苯并噻唑衍生物(式1)的新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激活醇作为烷基化试剂制备2-(N-烷基)氨基苯并噻唑衍生物的方法,
是通过2-氨基苯并噻唑衍生物即式2
与醇的化合物即式3
在铜盐和碱的存在下反应得到;
其中,R1代表可选一个或者多个取代基,取代基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独立选自氢、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单或双取代烷氮基、卤素、芳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三氟甲巯基、氰基、硝基、羧酸酯基;
R2选自苯基、烷基苯基、C1-C6烷氧基苯基、C1-C6单或双取代烷氮基苯基、单或多卤代苯基、三氟甲基苯基、三氟甲氧基苯基、三氟甲巯基苯基、硝基苯基、吡啶基、呋喃基、噻吩基、萘基, 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单或双取代烷氮基;
具体方法为:在氮气保护或者空气下,在反应溶器中加入氨基苯并噻唑、铜盐、碱、醇和溶剂(或不加溶剂),加热反应,冷却到室温,旋转蒸发除去溶剂,然后通过柱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使用环境友好的醇为烷基化试剂;2)反应只生成水为副产物,无环境危害;3)反应原子经济性高(>93%)。因而本发明的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的产物的氢谱。
附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的产物的碳谱。
附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所的产物的氢谱。
附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所的产物的碳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28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