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CSTN突变型基因、其鉴定方法和工具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35188.X 申请日: 2011-01-30
公开(公告)号: CN102618549A 公开(公告)日: 2012-08-01
发明(设计)人: 张学军;任韵清;杨森;蒋涛;张青;李瑞强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分类号: C12N15/12 分类号: C12N15/12;C12N15/63;C12N5/10;C12N1/15;C12N1/19;C12N1/21;C12Q1/68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程泳
地址: 518083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ncstn 突变型 基因 鉴定 方法 工具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单基因的突变基因,以及该基因的鉴定方法和试剂盒。

背景技术

逆向性痤疮(Inversa acne,AI)又名化脓性汗腺炎,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疾病。以反复发生皮肤脓肿、窦道及瘢痕形成为特征性表现。本病多发生于女性,是大汗腺导管闭塞继发细菌感染所致,通常好发于腋窝、腹股沟及臀部等大汗腺分布部位,初起为坚实的疼痛性炎性结节,以后可出现波动感、脓肿破裂、流脓和形成窦道。实验室检查往往发现贫血、血沉加快,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AI常伴发聚合性痤疮和脓肿性穿凿性头部毛囊周围炎,统称为毛囊闭锁三联征;除皮损外,AI还可伴发关节炎或者继发鳞状上皮细胞癌(Thein M,Hogarth MB,Acland K.Seronegative arthritis associated with the follicular occlusion triad.Clin Exp Dermatol.2004 Sep;29(5):550-2;Dufresne RG Jr,Ratz JL,Bergfeld WF,et al.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rising from the follicular occlusion triad.J Am Acad Dermatol.1996 Sep;35(3 Pt 1):475-7.),不仅对患者的健康和美观均有极大影响,而且可造成患者严重的身心负担。本病可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亦可为散发。有家族遗传史者通常发病较早,一般在11-12岁开始发病,而散发者多数在20岁后发病。

目前该病的研究主要限于病例报道,其分子学发病机制仍然不明。2006年,高敏等(Gao M,Wang PG,Cui Y,et al,Inversa acne(hidradenitis suppurativa):a case report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locus at chromosome 1p21.1-1q25.3.J Invest Dermatol 2006,126(6):1302-1306.)研究者在一个中国汉族人四代家系中将该病的致病基因定位于1p21.1-1q25.3区域,该连锁区域范围较大,包含大约900余个基因,包括已知基因、未知基因和预测基因,而继续寻找大的家系进行精细定位将是一个耗时费力的过程。由于寻找该病致病基因不仅对发现易感人群和基因诊断有重要价值,而且对探索其发病机制和开辟新的治疗途径也有意义,因此亟待寻找一种新的方法以发现该病的致病基因。

最近,外显子组测序(exome sequencing)被成功地应用于发现稀有单基因疾病的致病基因,如Freeman-Sheldon综合症的MYH3基因,Schinzel-Giedion综合征的SETBP1基因,以及严重大脑畸形的WDR62突变等(Ng SB,Turner EH,Robertson PD,et al,Targeted capture and 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 of 12 human exomes.Nature 2009,461(7261):272-276;A H,BW vB,C G,et al,De novo mutations of SETBP1 cause Schinzel-Giedion syndrome.D-9216904(-1546-1718(Electronic));Bilguvar K,Ozturk AK,Louvi A,et al,Whole-exome sequencing identifies recessive WDR62 mutations in severe brain malformations.Nature 2010,467(7312):207-210.)。该方法已被证明为降低稀有单基因疾病候选基因甚至发现其致病基因的有力、有效手段。

发明内容

为了寻找逆向性痤疮的相关基因,发明人将外显子组测序与生物信息学方法相结合,最终找到了逆向性痤疮的相关基因,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分离的逆向性痤疮相关基因NCSTN的突变型序列,其在NCSTN基因第11个内含子的第1位核苷酸,由鸟苷酸突变为腺苷酸(IVS11+1G>A);和/或其在NCSTN基因第3号外显子第19位核苷酸C及其后的G之间存在核苷酸A和G的缺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51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