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纳米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36099.7 | 申请日: | 2011-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4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章;于彬;王岚;冯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翠花 |
主分类号: | D01F9/17 | 分类号: | D01F9/17;D01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64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 吡咯烷酮 纳米 碳纤维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含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纳米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木质素的预处理:将木质纤维原料进行蒸煮提取其中的木质素组分,然后将5-50倍质量的木质素用有机溶剂溶解,并用60-200目滤网过滤,除去残渣,将10-100倍质量的蒸馏水加入到木质素溶液中,待木质素析出后,过滤分离并用蒸馏水洗直pH为6-8,再将分离得到的木质素在-50~90℃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干燥时间为3-10h,最后将干燥的木质素进行粉碎,并密闭保存于干燥器中;
(2)纺丝溶液的配制:将1-50质量份的木质素装入含有100质量份的有机溶剂的玻璃瓶中,再向其中添加1-10质量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0-10质量分的高分子聚合物,然后将此玻璃瓶密封,反复震荡,直至溶质完全溶解,得到纺丝溶液;
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可以是聚丙烯腈、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
(3)高压静电纺丝:采用微量注射泵将得到纺丝溶液以30-1000μL/h的速率连续注入到高压静电纺丝装置的进料针管内,并在5-100kV的电压下直接进行纺丝,纺丝的环境温度为10-50℃,环境湿度为10%-90%。
(4)纤维碳化:将空气的温度以1-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50-300℃,然后将纳米纤维置于热空气中进行预氧化,保温1-5h得到预氧化纤维,再将预氧化纤维置于保护气中,并以1-2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600-1000℃,进行高温碳化,碳化时间为1-5h,最终可得到含有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纳米碳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采用的木质纤维原料包括是马尾松、落叶松、云杉、火炬松、桦木、桉木、杨木、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秸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木质纤维原料中提取木质素的方法包括:碱法蒸煮、硫酸盐法蒸煮、溶剂法蒸煮、亚硫酸盐法蒸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溶解木质素的有机溶剂是下述溶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溶剂:甲酸,乙酸,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氯仿,二氯甲烷,六氟异丙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高压静电纺丝装置主要包括高压静电发生器、注射针头和纤维收集装置3个部分,在静电纺丝时,正极置于注射针头上,负极连接在收集板上,给料装置的喷丝头和接地的收集器之间的距离为5~40cm,注射针头直径为0.1~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保护气为高纯氮气、氦气、氩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翠花,未经李翠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609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稳态继电器
- 下一篇:一种氟化氢HF气体含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