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量个体化天然干扰素诱导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36900.8 | 申请日: | 2011-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0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许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东升 |
主分类号: | C07K14/555 | 分类号: | C07K14/555;C12N15/38;C12N15/861;A61K38/21;A61P31/00;A61P35/00;A61P37/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量 个体化 天然 干扰素 诱导 方法 | ||
1.一种大量生成个体化天然干扰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携带EB病毒LMP1突变体的病毒载体转染的B淋巴细胞,经诱生剂诱导后能生成大量天然干扰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量生成个体化天然干扰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干扰素是利用EB病毒LMP1的缺失突变体,转染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产生的,具有天然的分子结构和生物活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量生成个体化天然干扰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MP1突变体是将EB病毒LMP1的C末端的2个Nco I位点间的495bp的LMP1致癌性片段缺失突变,突变后的LMP1保持了其转化B淋巴细胞为淋巴母细胞的能力。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量生成个体化天然干扰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毒载体是一种腺病毒载体,安全性与稳定性好,宿主细胞种类广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量生成个体化天然干扰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淋巴细胞来自患者自身外周血分离培养的B淋巴细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量生成个体化天然干扰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生剂是一种非致病的仙台病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量生成个体化天然干扰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生剂不仅是仙台病毒,也包括利用其它非致病病毒,如新城疫病毒、牛疱疹病毒、呼肠孤病毒等诱导干扰素的表达。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干扰素的用途,能用于治疗各种肿瘤的药物和治疗感染及其他免疫相关疾病的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东升,未经许东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690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