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节点设备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39536.0 | 申请日: | 2011-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3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骆彦行;龙昊;颜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W28/26;H04W48/10;H04W7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张正星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立 标签 交换 路径 方法 节点 设备 系统 | ||
1.一种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源节点向宿节点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所述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携带不同条件对应的带宽请求信息,其中所述每个带宽请求信息对应一个条件;
根据所述不同条件对应的带宽请求信息,在自身链路上对应不同条件的子剩余带宽中预留相应的带宽资源,从而在所述源节点与所述宿节点之间建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源节点向宿节点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之前还包括:
发送链路状态广播消息,使路由计算单元根据收集的所述链路状态广播消息得到网络拓扑信息,并基于拓扑信息计算得到源节点与宿节点的标签交换路径的连接路由,并将所述标签交换路径的连接路由下发给所述源节点的信令单元,所述链路状态广播消息中携带不同条件下的链路带宽,其中所述每个链路带宽对应一个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标签交换路径上的节点为微波节点时,所述根据不同条件对应的带宽请求信息,在自身链路上对应不同条件的子剩余带宽中预留相应的带宽资源,从而在源节点与宿节点之间建立连接,包括:
判断所述每个不同条件下对应的带宽请求信息中的子带宽需求是否小于等于自身链路上对应的所述条件下的子剩余带宽;
如果是,则在所述每个条件下预留所述每个不同条件下对应的带宽请求信息中的子带宽需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每个不同条件下对应的带宽请求信息中的子带宽需求是否小于等于自身链路上对应的所述条件下的子剩余带宽,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不同条件对应的带宽请求,计算在所述每个条件下需要预留的子带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标签交换路径上的节点为光纤节点时,所述根据不同条件对应的带宽请求信息,在自身链路上对应不同条件的子剩余带宽中预留相应的带宽资源,从而在源节点与宿节点之间建立连接,包括:
获取所述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最大总带宽信息;
判断所述最大总带宽是否小于等于自身链路上的子剩余带宽;
如果是,则预留所述最大总带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源节点发送的连接维护请求消息,所述连接维护请求消息中携带调整后的带宽要求;
根据所述调整后的带宽要求调整当前带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包括:可靠性参数、优先级或是带宽变化情况。
8.一种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源节点向宿节点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所述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携带不同条件对应的带宽请求信息,其中所述每个带宽请求信息对应一个条件;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不同条件对应的带宽请求信息,在自身链路上对应不同条件的剩余带宽中预留相应的带宽资源,从而在所述源节点与所述宿节点之间建立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源节点向宿节点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之前,发送链路状态广播消息,使路由计算单元根据收集的所述链路状态广播消息得到网络拓扑信息,并基于拓扑信息计算得到源节点与宿节点的标签交换路径的连接路由,并将所述标签交换路径的连接路由下发给所述源节点的信令单元,所述链路状态广播消息中携带不同条件下的链路带宽,其中所述每个链路带宽对应一个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节点设备为微波节点设备时,所述执行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每个不同条件下对应的带宽请求信息中的子带宽需求是否小于等于自身链路上对应的所述条件下的子剩余带宽;
执行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每个不同条件下对应的带宽请求信息中的子带宽需求是小于等于自身链路上对应的所述条件下的剩余带宽,则在所述每个条件下预留所述每个不同条件下对应的带宽请求信息中的子带宽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95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水系二次电池
- 下一篇:一种高效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