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节点设备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39536.0 | 申请日: | 2011-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3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骆彦行;龙昊;颜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W28/26;H04W48/10;H04W7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张正星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立 标签 交换 路径 方法 节点 设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节点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分组传送网中,如图1所示,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过程为:源节点逐跳向宿节点发送Path消息(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其中Path消息携带带宽请求信息,沿途各中间节点在接收到带宽信息后,完成带宽资源预留,及为链路分配带宽资源,宿节点在接收到Path消息后返回Resv消息(连接建立请求响应消息),最终源节点和宿节点标签路径建立成功。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分组传送网络中的中间节点可以为光纤节点,也可以为微波节点。其中,微波节点的一个重要特性是自适应调制,它可以根据外界环境情况调整发射信号的调制方式,以维持高的链路可用性,即微波节点的带宽是可变的,具有最大和最小值。在现有技术中,微波节点在接收到源节点发送的Path消息后,为保持链路的高可用性,会以带宽最小值时为该Path请求预留带宽。
在对现有技术进行分析后,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具有如下缺点:由于微波节点的带宽在一个范围内变化,如果以带宽最小时计算,那么就会导致在大多数情况下的带宽资源不会被分配,对于带宽资源是一种浪费。而且,如果Path消息中携带的带宽信息大于微波链路的最小带宽时,则微波节点就会拒绝该链路的建立,使标签交换路径无法在该节点上建立。如,一个微波链路由于自适应调制的原因其最小带宽为50Mbps,最大带宽为400Mbps,假设建立标签交换路径时发起端(源节点)发送的Path消息中携带的带宽请求信息为60Mbps,如果微波节点根据最小带宽资源50Mbps为该路径请求预留带宽信息,将无法建立路径,而实际上有大量带宽资源闲置。
发明内容
为了使自适应带宽链路的带宽资源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的同时保证连接的可靠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节点设备和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源节点向宿节点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所述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携带不同条件对应的带宽请求信息,其中每个带宽请求信息对应一个条件;
根据所述不同条件对应的带宽请求信息,在自身链路上对应不同条件的子剩余带宽中预留相应的带宽资源,从而在所述源节点与所述宿节点之间建立连接。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节点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源节点向宿节点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所述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携带不同条件对应的带宽请求信息,其中每个带宽请求信息对应一个条件;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不同条件对应的带宽请求信息,在自身链路上对应不同条件的子剩余带宽中预留相应的带宽资源,从而在所述源节点与所述宿节点之间建立连接。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源节点设备和宿节点设备;
所述源节点设备,用于沿标签交换路径向宿节点发送所述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所述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携带不同条件对应的带宽请求信息,其中每个带宽请求信息对应一个条件;
所述宿节点设备,用于接收所述源节点设备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根据所述不同条件对应的带宽请求信息,在自身链路上对应不同条件的剩余带宽中预留相应的带宽资源,并沿标签交换路径上的所述中间节点设备返回连接建立响应消息,从而在所述源节点设备与所述宿节点设备之间建立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在发起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不同条件下对应的带宽请求信息,使得标签交换路径上的节点,能够根据自身的特性预留带宽信息,在保证链路可靠性前提下使得带宽资源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是技术中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消息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应用场景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应用场景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节点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另一种节点设备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95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水系二次电池
- 下一篇:一种高效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