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偏三甲苯氧化制备2,3,5-三甲基氢醌中间体2,3,5-三甲基苯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9094.8 | 申请日: | 201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3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许庆丰;袁仲飞;黄彩红;张天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柏盛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0/02 | 分类号: | C07C50/02;C07C46/02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22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甲苯 氧化 制备 甲基 中间体 苯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2,3,5-三甲基苯醌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VE是国内外市场上增长最快的维生素产品,每年约以10%的速度递增。2,3,5三甲基对苯氢醌(简称TMHQ)是化学合成VE的重要中间体,它与异植物醇缩合可以生产VE。VE不仅用作医药、饲料、食品、化妆品的添加剂,而且越来越多地用作工业抗氧剂。随着VE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市场对VE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制约化学合成VE生产的关键是作为原料的中间体TMHQ的生产,而TMHQ又受制于TMBQ的生产。目前,TMHQ基本上都是由TMBQ经过还原而得到的。
关于TMBQ的合成有多种合成法,包括原料以及工艺条件的不同等等,如:
三甲酚氧化法:用2,4,6-三甲酚(或2,3,5-三甲基酚,或2,3,6-三甲基酚)氧化得到TMBQ,可以直接氧化,也可以间接氧化。该法流程简单,副反应少,收率高等优点,是目前国外普遍采用的方法,但三甲酚成本较高。国内主要采用三甲基酚磺化、再氧化的工艺路线,三废较多、成本高。
5-异丙基偏三甲苯法:5-异丙基偏三甲苯经磺化、碱熔再脱去异 丙基可得到TMHQ。5-异丙基偏三甲苯原料的纯度较低、不易提纯、步骤长、废水多,使该法的利用受到限制。
二乙基酮与1-氨基-2-乙烯基甲基酮法:二乙基酮与1-氨基-2-乙烯基甲基酮反应得到2,3,6-三甲基苯酚,再经氧化得到TMBQ。该法反应步骤长、成本高。
上述工艺普遍存在原料价格较贵、工艺流程长、污染严重、成本高等缺陷。
偏三甲苯(简称TMB),价廉易得,来源丰富,而且我国的C9重芳烃的合理利用率还不是很高,因此可以积极开展TMB的精细加工。以TMB来合成TMBQ,由于原料较便宜,会使TMBQ成本较低。陆续地,以TMB为原料来合成TMBQ,国内外也相继开发了很多不同的工艺,包括TMB的间接合成TMBQ工艺和直接氧化合成TMBQ工艺,间接合成工艺如:
TMB经磺化、硝化、还原、水解和氧化处理后制备TMBQ,TMBQ总产率约为59%(以TMB计)。但该工艺技术复杂,合成路线特别长、收率低、三废量极大、成本高,国内早期均是采用此路线,但现已基本被淘汰。[孙建梅,等.2,3,5-三甲基对苯氢醌的合成方法简介.天津化工,2002,(5):26-27;龙志成.三甲基氢醌的合成.四川化工,2005,8(6):1-3]。
也有以TMB为原料,经过磺化、硝化、电解还原、水解脱磺酸基、再用重铬酸钾氧化合成TMBQ的工艺,总产率75%,同样步骤长、废水多。[李建生,等.2,3,5-三甲基苯醌电解合成新工艺.化学 工程师,1994,(2):22-23]。
国外曾采用TMB经溴化、硝化、催化还原和氧化的工艺路线生产。但该工艺需要高温、高压设备,技术难度大。国内采用类似路线,存在收率低、生产成本高、三废多等问题,难于大量生产。
从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环保的角度考虑,应该重点发展由TMB直接一步氧化合成TMBQ的工艺,这方面也有一些报道,如:
将TMB、催化剂复合铁卤化络合物(结构以及配比未说明)、溶剂石油醚以适当比例混合,缓慢滴加氧化剂H2O2,回流温度氧化反应,即可得到TMBQ产品,收率约83%。由于催化剂不明,因此无法对其评价。[刘春艳,等.辽宁化工,2006,35(5):249-250,290]。
以TMB为原料,γ-Al2O3为催化剂,乙酸为溶剂,H2O2为氧化剂,在搅拌及加热条件下,直接氧化合成TMBQ。最佳TMB平均转化率为56.7%,TMBQ平均产率为59.7%。[李岁党,等.石化技术与应用,2008,26(3):234-236]。
用过氧乙酸将TMB直接氧化为TMBQ,再经加氢还原得到TMHQ。但原料的转化率、收率都较低,转化率约为45%,相对于已转化的TMB,苯醌收率约35%,而且设备的利用率低,反应液中溶剂和氧化剂的量较大。[孙建梅,等.2,3,5-三甲基对苯氢醌的合成方法简介.天津化工,2002,(5):26-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柏盛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柏盛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90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无源数据存储的储物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编烟机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