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肿瘤药物LQC-Y的制备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55102.X | 申请日: | 201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5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雷海民;封卫毅;王鹏龙;郭晶;李强;蔡程科;陈大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海民 |
主分类号: | C07J43/00 | 分类号: | C07J43/00;C07J63/00;C07D241/12;C07D403/12;C07D405/14;A61K31/58;A61K31/4965;A61K31/497;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肿瘤 药物 lqc 制备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和生物科学领域,具体涉及到LQC-Y结构通式及其合成和应用,药理实验证明该类化合物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其中LQC-Y3小鼠单日给予最大给药剂量6000mg/kg,连续观察14天内,未出现毒性反应,表明该药物安全性非常高,可用于制备预防和治疗肝癌、肺癌等癌症及免疫疾病的药物。
其中,R代表胆酸、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猪去氧胆酸等甾体类化合物;齐墩果酸、熊果酸、茯苓酸、甘草次酸等三帖类化合物;大黄酸、大黄素及其他蒽醌母核单取代或多取代结构;黄芩素、黄芩苷及其他黄酮类化合物;莽草酸、单取代莽草酸或多取代莽草酸;栀子酸及其它环烯醚帖酸类衍生物;丹皮酚、姜黄素及其结构衍生物。
LQC-Y结构通式
背景技术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居各类疾病死亡率的第二位。大量临床治疗证明,化疗和放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极大的破坏效应。这些疗法使得人体的造血系统和免疫功能遭受严重的损害,极易导致病人死亡。对血管的依赖性是一切肿瘤细胞所共有的,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无论原发性肿瘤和继发性肿瘤,一旦生长直径超过2mm,都会有血管生成,随之将是肿瘤迅速生长,转移发生。(Folkman J.what is the evidence that tumors are angiogenesis department?J Natl Cancer Inst.1990,82:4-6.)
目前对肿瘤的治疗主要有三大类药物,分别为细胞毒药物,放、化疗辅助 类药物,血管生长抑制剂。目前血管生长抑制剂是一类非常有前途的抗肿瘤药物。
本发明是基于CAM模型(Ribatti D,Vacca A,et al.The chick embryo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as a model for in vivo research on anti-angiogenesis.Curr Pharm Biotechnol.2000Jul;1(1):73-82.)及VEGF(Gretten TF,Korangy F,et al.Molecular therapy forthe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Br J Cancer.2009 Jan 13;100(1):19-23.)筛选基础上,从上百种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物中筛选出来一类结构骨架新颖,活性明确,安全低毒的一类化合物,并命名为LQC-Y。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LQC-Y的结构通式(式1)。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LQC-Y的合成工艺路线。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LQC-Y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
其中,R代表胆酸、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猪去氧胆酸等甾体类化合物;齐墩果酸、熊果酸、茯苓酸、甘草次酸等三帖类化合物;大黄酸、大黄素及其他蒽醌母核单取代或多取代结构;黄芩素、黄芩苷及其他黄酮类化合物;莽草酸、单取代莽草酸或多取代莽草酸;栀子酸及其它环烯醚帖酸类衍生物;丹皮酚、姜黄素及其结构衍生物。
式1LQC-Y结构通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下列措施来实现:
一种合成LQC-Y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胆酸溶于有机溶剂,一定温度下与溴代川芎嗪在催化剂的催化下生成LQC-Y1(化合物1:LQC-Y1);
(2)将去氧胆酸溶于有机溶剂,一定温度下与溴代川芎嗪在催化剂的催化下生成 LQC-Y2(化合物2:LQC-Y2);
(3)将齐墩果酸溶于有机溶剂,一定温度下与溴代川芎嗪在催化剂的催化下生成LQC-Y3(化合物3:LQC-Y3);
(4)将甘草次酸溶于有机溶剂,一定温度下与溴代川芎嗪在催化剂的催化下生成LQC-Y4(化合物4:LQC-Y4);
(5)将茯苓酸溶于有机溶剂,一定温度下与溴代川芎嗪在催化剂的催化下生成LQC-Y5(化合物5:LQC-Y5);
(6)将大黄酸溶于有机溶剂,一定温度下与溴代川芎嗪在催化剂的催化下生成LQC-Y6(化合物6:LQC-Y6);
(7)将大黄素溶于有机溶剂,一定温度下与溴代川芎嗪在催化剂的催化下生成LQC-Y7(化合物7:LQC-Y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海民,未经雷海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51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体发光元件点亮装置及使用其的照明器具
- 下一篇:充放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