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缓冲装置、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装置及压力缓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57188.X | 申请日: | 201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5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小仓达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电子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045 | 分类号: | B41J2/045;B41J2/13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严志军;杨楷 |
地址: | 日本千叶***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缓冲 装置 液体 喷射 方法 | ||
1.一种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压力缓冲部,设有主体部、可挠膜以及液体流入口和液体流出口,该主体部设有储存液体的凹部,该可挠膜以覆盖所述凹部的方式设在所述主体部,该液体流入口和液体流出口与所述凹部连通;
压力检测部,检测从所述液体流出口流出的液体的压力值;
控制电路,基于所述压力检测部所输出的压力值而输出控制信号;以及
压力调整部,基于所述控制电路所输出的控制信号而使所述可挠膜位移,并调整所述凹部内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调整部由能够基于所述控制信号而进行控制的2对元件构成,将所述2对元件中的一方与可挠膜卡合,能够在所述2对元件间产生引力或斥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与所述主体部卡合并覆盖所述可挠膜的抑制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2对元件中的一方与所述可挠膜卡合,将另一方与所述抑制板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抑制板的所述可挠膜侧的面上和所述可挠膜的面上,将所述2对元件对置地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部配置在所述可挠膜和所述抑制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线圈部构成所述2对元件中的一方,由磁性体部构成另一方。
8.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第一线圈部构成所述2对元件中的一方,由第二线圈部构成另一方。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凹部和所述可挠膜之间具备能够弹性变形的施力部件。
10.一种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缓冲装置,具有喷射从所述液体流出口供给的液体的多个喷射口。
1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喷射头;
移动机构,一边使所述液体喷射头与被记录介质对置,一边往返移动;以及
运送机构,运送所述被记录介质。
12.一种压力缓冲装置的压力缓冲方法,所述压力缓冲装置设有主体部、可挠膜以及液体流入口和液体流出口,该主体部设有储存液体的凹部,可挠膜以覆盖所述凹部的方式设在所述主体部,该液体流入口和液体流出口与所述凹部连通,其特征在于,具有:
压力检测工序,检测从所述液体流出口流出的液体的压力值,将该压力值向控制电路输出;以及
压力调整工序,基于控制信号而使所述可挠膜位移,并调整所述凹部内的压力,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基于所述压力值而输出该控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电子打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精工电子打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718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