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4446.7 | 申请日: | 201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0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卢丹琪;张旭;贝锦新;陈洁琳;汪婷;张勇;林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57 | 分类号: | C07K14/57;C12N15/23;C12N15/10;C12N15/70;A61K39/39;C12R1/19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黑青斑河鲀 干扰素 ifn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的编码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3.权利要求2所述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的编码基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黑青斑河鲀总mRNA为模板,以RNA Oligo dT,其序列如SEQ ID NO:3为引物,进行反转录,得到cDNA;再以cDNA为模板,设计上游引物SEQ ID NO:4,下游引物SEQ ID NO:5,进行PCR,得到权利要求2所述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的编码基因。
4.权利要求1所述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的制备方法,是将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的编码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得到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培养转化的大肠杆菌,经诱导后收集菌体,纯化、酶切,得到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载体为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32a,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包括以下步骤:以含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编码基因的质粒为模板,设计上游引物SEQ ID NO:6,下游引物SEQ ID NO:7进行PCR,PCR产物克隆到pET32a上,得到重组表达质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转化的大肠杆菌的培养条件为含氨苄青霉素LB液体培养基,30℃,250rpm振荡培养过夜,再接种到37℃预热的含氨苄青霉素 T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至OD600达到0.6。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为加入IPTG至终浓度为0.5mmol/L,诱导时间为7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纯化是将总菌体用Native Binding Buffer洗涤,再用Native Binding Buffer重悬,超声处理后,高速离心获得裂解上清液,经固定化金属配体亲和层析纯化,收集洗脱的蛋白。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切是用rEK酶。
10.权利要求1所述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在制备鱼类免疫调节添加剂或鱼类免疫佐剂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44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