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育优良食味、抗条纹叶枯病水稻品种的育种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66389.6 申请日: 2011-03-18
公开(公告)号: CN102172216A 公开(公告)日: 2011-09-07
发明(设计)人: 王才林;朱镇;张亚东;陈涛;赵庆勇;周丽慧;姚姝;赵凌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A01H1/02 分类号: A01H1/02;A01H1/04;C12Q1/68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张素卿
地址: 210014***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培育 优良 条纹 叶枯病 水稻 品种 育种 方法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培育优良食味、抗条纹叶枯病水稻品种的育种方法,属水稻遗传改良与生物技术应用领域。

二、背景技术

20世纪末,我国开始重视发展优质稻,优质成为全国粳稻育种的首要目标(王才林等,江苏农业学报, 2008, 24(2):199-203)。但当时育种工作者主要重视外观品质的改良,而在食味品质改良方面的进展不大。以江苏水稻品种为例,2001-2009年,共培育国标三级以上的优质粳稻新品种(组合)89个。但多数品种的食味品质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缺乏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优质品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优良食味稻米开始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以日本优质大米“越光”和“一见钟情”为例,其价格为普通大米的数倍,但市场仍供不应求(巩迎军等,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12): 96-101)。因此,培育食味品质优良的水稻品种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已成为当前水稻品质育种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朱昌兰等,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2): 81-88)。

已有研究表明,淀粉中直链淀粉的相对含量是决定米饭质地和食味的重要因素之一。直链淀粉含量低,米饭粘软,外观油润,有光泽,冷不回生,适口性好;反之,则米饭质地硬,粘性小,蓬松干燥,光泽差(松尾孝嶺, 稲学大成: 第三巻 遺伝篇, 東京: 農山漁村文化協会, 1990: 351-354; 櫛渕欽也, 日本の稲育種―スーパーライスへの挑戦, 東京, 農業技術協会, 1992: 125-135)。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是进行低直链淀粉水稻品种选育的重要遗传资源,目前已知水稻中可供育种利用低直链淀粉含量突变基因有14个,它们大多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且主要分布于水稻第6、9、10和12染色体上(Wang et al., 分子植物育种, 2009, 7(6): 1070-1076)。其中Wx-mq暗胚乳突变基因是水稻低直链淀粉突变基因一个重要类型,它是通过化学诱变剂N-甲基-N-亚硝基脲(N-methyl-N-nitrosourea,MNU)处理日本水稻品种越光,而获得的低直链淀粉含量变异基因。该基因在腊质基因(Wx)编码区发生了两个碱基的替换,进而影响Wx蛋白的活性,造成其直链淀粉含量的降低,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降低,携带该基因变异位点的水稻品种其胚乳外观呈现云雾状、乳白色,透明度略差等暗胚乳的特性,故称为暗胚乳突变基因(Sato H, et alBreeding Sci, 2002, 52(2):131-135)。含有该基因的水稻品种其直链淀粉含量介于黏稻和糯稻之间,俗称为半糯突变体。其胚乳外观呈半透明、云雾状,米饭质地粘软,表面光泽透亮,综合了糯米的柔性和粳米的弹性,冷饭不硬,食味品质极佳,具有较高的商品性(王才林等,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23(1): 25-30)。

利用含该基因变异位点的水稻资源,各国育种家培育了大量直链淀粉含量较低,食味品质优良的水稻品种,如“New-hikari”、“Joiku 436”和“南粳46”等(Tomit K, et al., Bull Fukui Agr Exp Sta Series, 2007, 44: 1-20; Sato H, et al., Breeding Sci, 2002, 52(2): 131-135; 王才林等, 中国水稻科学,2009,23(1):25-30)。其中“南粳46”是江苏省第一个通过审定的暗胚乳、低直链淀粉水稻品种,该品种米饭晶莹剔透,口感柔软润滑,富有弹性,冷而不硬,食味品质极佳,先后获得江苏省粳稻优质米食味品评第一名、全国优质粳稻优良食味品评优秀奖、全国“优质食味粳米” 以及第九届中国优质稻米交易博览会“金奖大米”的称号,其食味品质已接近日本优质稻米“越光”,被誉为“江苏最好吃大米”(王才林等,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23(1): 25-3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63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