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埋地钢质管道热收缩带中频加热补口施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6709.8 | 申请日: | 201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9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叶春艳;董彬;周号;张鹏;周广言;李海坤;刘全利;郭敏利;韩钟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
主分类号: | F16L55/168 | 分类号: | F16L55/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金杰;任清汉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收缩 中频 热补 施工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中频加热方式的埋地钢质管道热收缩带中频加热补口施工工艺,涉及金属材料的一般防蚀和管道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埋地管道热收缩带补口一般采用手工火焰加热方式,其存在的问题是:火焰直接加热会对管体表面产生二次污染,导致环氧底漆粘结力的下降;火焰加热很难保证管体受热均匀以及人为因素使得加热温度不足,往往造成热熔胶熔融不充分或局部未熔融,导致热收缩带密封性下降甚至密封失效;特别是在冬季施工时,由于环境温度低,管道散热快、升温慢,加热时间长,严重影响管道施工效率。
《石油规划设计》第15卷第4期刊登的“埋地钢质管道三层结构PE防腐层配套补口技术”公开了一种三层结构PE防腐层配套补口技术,其流程为:预处理;管体加热;安装PE复合带缠绕;用燃气远红外加热装置烘烤;滚压成型。而该技术仍然会对管体表面产生二次污染,导致环氧底漆粘结力的下降及很难保证管体受热均匀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采用中频加热方式进行埋地管道的热收缩带补口施工无二次污染、加热温度均匀、降低了人为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能实现防腐层补口施工的流水作业、大大提高补口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埋地钢质管道热收缩带中频加热补口施工工艺。
本管道热收缩带中频加热补口施工工艺分为干膜热收缩带中频加热补口施工工艺和湿膜热收缩带中频加热补口施工工艺两种。
干膜热收缩带中频加热补口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为:
1)焊口及工厂预制防腐层缺陷清理:去除补口处焊渣、污物、杂质,对工厂预制防腐层搭接区存在的缺陷进行处理;
2)管体喷砂除锈:除锈等级Sa2.5级;锚纹深度50μm~100μm;
3)中频预热管体:预热温度50℃~90℃;
4)涂刷底漆:底漆厚度200μm以上;
5)工厂预制防腐层表面拉毛处理:采用火焰手工钢丝刷拉毛方式;
6)安装热收缩带:将热收缩带缠绕在补口处,贴好固定片,通过火焰加热装置对表面进行烘烤,直至热收缩带完全包覆在管体上无缝隙;
7)中频二次加热:采用中频感应加热器对热收缩带进行二次加热,加热温度100℃~130℃,至热熔胶完全熔融;
8)赶除气泡。
湿膜热收缩带中频加热补口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与干膜热收缩带中频加热补口施工工艺流程不同之处仅在于:将工厂预制防腐层表面拉毛处理提前到管体喷砂除锈后进行,其它流程相同。
其中:
1)焊口及工厂预制防腐层缺陷清理
管道补口喷砂除锈前,应将环向焊缝及其附近的毛刺、焊渣、飞溅物、焊瘤清理干净,同时去除补口处的污物、油和杂质;
修理管体工厂预制防腐层端部的翘边、生锈、开裂缺陷,直至防腐层与钢管粘结良好处;
2)管体喷砂除锈
对环焊口金属部位进行喷砂除锈,喷砂时喷枪应垂直管道表面,以匀速沿管道轴线往复移动,从管顶到管底逐步连续进行;管道表面除锈等级应达到GB/T8923规定的Sa2.5级,锚纹深度50μm~100μm,并在除锈后清除表面灰尘;喷砂采用的磨料应干燥、洁净、无杂质,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对喷砂表面依据GB/T 18570.3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表面灰尘等级检查;
3)启动中频感应加热器前,预先检查各冷却系统是否畅通,调功电位器是否处于“零”位;将中频加热线圈安装到管口部位,开启电源预热;
确定预热时间:根据环境温度进行预热参数试验,采用接触式测温仪或红外线测温仪,通过测量加热后管体周向均匀分布四点的温度,确定预热时间。预热温度符合热收缩带供应商的要求;
4)涂刷底漆
预热完毕,立即进行底漆涂刷;
底漆配制:底漆的两个组份在使用前应分别搅拌均匀,然后按材料供应商规定的比例进行混配,并应充分搅拌均匀后在适用期内使用;
底漆涂刷范围:干膜安装时仅限于补口管体金属部位;湿膜安装时则需对补口管体金属及工厂预制防腐层搭接区域全部进行涂刷;
底漆涂刷方式:干膜安装时,推荐采用二次涂刷方式,即先将底漆的一半等量倒在管顶12点分界线两边的11点与1点位置,在底漆向下流淌时迅速用刷子沿管子周向均匀涂刷,并使底漆覆盖整个管体金属表面;然后将剩余的另一半底漆倒在管顶12点分界线两边,进行二次涂刷,并反复竖顺,将气泡赶尽;
干膜安装时,底漆实干后需进行涂层厚度和漏点检验;
5)工厂预制防腐层拉毛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67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材料科学备料法
- 下一篇:从含氨氮废水中制备氨气的方法